2014年新桥乡决算说明
时间:2015-11-02 11:24

2014年新桥乡决算说明

按照《福建省财政厅关于深入推进预决算公开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单位2014年决算说明如下。

一、 部门主要职责

新桥乡人民政府的主要职责是:

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本级党代会、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和上级党委、政府的决定和命令,承担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管理、搞好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基层政权等职能,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体职责为:

(一)是促进经济发展。制定实施本乡经济发展规划,指导农村经济发展,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壮大乡村集体经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推进农村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和二、三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二)是加强社会管理。制定实施本乡社会发展规划,负责抓好义务教育、人口和计划生育、耕地和生态环境保护、民政事务、救灾救助、就业培训、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协调和新型合作医疗实施等工作。依法履行上级赋予的监督管理权和行政处罚权,配合上级行政执法部门做好相关的行政执法工作。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加强对上级部门派驻机构的协调和监督,强化乡镇财政、村级财务和集体资产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减轻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机制,完善区域性、突发性事件的处置工作机制。

(三)是搞好公共服务。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发展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和集体公益事业,组织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举办为“三农”服务的公益性机构和经济实体。

(四)是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综合协调平安建设工作,强化信访、调解工作,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抓好法制宣传和普法教育,增强干部群众的法制意识,保护各种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和公民的合法财产权,保障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五)是巩固基层政权。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强化乡人大对乡政府的监督,切实加强和改进对村级党组织的领导和对村民委员会的指导,扩大和健全农村基层民主,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

(六)是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规定的其他事项。

二、部门基本情况

新桥乡包括1个机关行政处室及5个事业单位,其中:列入2014年部门决算编制范围的单位详细情况见下表:

单位名称

经费性质

人员编制数

在职人数

新桥乡人民政府

全额拨款

行政

21

新桥乡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财政核拨

事业

5

新桥乡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中心

财政核拨

事业

7

新桥乡水利工作站

财政核拨

事业

2

新桥乡文化和体育服务中心

财政核拨

事业

1

新桥乡社会保障服务中心

财政核拨

事业

1

三、部门主要工作总结

2014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乡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依靠全乡人民,沉着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凝心聚力,稳步发展,较好地完成了乡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201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完成6.17亿元,其中农林牧渔业1.67亿元,比增4.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5亿元,比增24%;完成一般预算收入455万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936元;农家书屋、农民健身工程实现全覆盖。

一、抓好产业项目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一是“有机农业”稳中增效。巩固优质烟种植规模,发展烟叶种植1510亩,产量3385担;及时做好“6.19”洪灾稻田的紧急抢救、灾情上报和保险理赔工作;科学管护笋竹产业,建成县级和乡级毛竹示范片各1片;依托高蕈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农户+基地”发展模式,构建百万袋茶树菇基地,并注册“大源傩”商标;发展棘胸蛙养殖等特色农业,依托其市级龙头企业的名头,引导、鼓励养殖扩大规模;以王明、大兴两村稻田鱼合作社为载体,发展壮大高山稻田鱼养殖业,共养殖稻田鱼600余亩。二是“低碳工业”提质扩量。顺利推进省重点项目石乳甘泉二期工程建设,修复完成“6.19”水毁道路及厂房修缮,助推与福建中闽水务投资集团签署投资合作意向书,做大“一瓶水”;依托“益民笋竹专业合作社”,祥鑫笋业发展呈现勃勃生机,大大提高清水笋附加值及增加竹农收入,做深“一根竹”;整合茶叶资源,新增规模企业峨嵋峰茶叶,吸纳茶农70户,做强“一袋茶”。三是“生态旅游”运作发展。多方运作策划启动大源农家乐乡村旅游项目,完成生态休憩园景观改造和傩舞演艺广场建设,着手实施生态护岸、景观消防池和仿古道路等多项旅游升级项目,打造“民俗大源”;邀请台湾专家着手设计水源村上坪组乡村旅游休闲度假规划,并依托省级自然保护区峨嵋峰升级契机,在通往水源的道路两旁和村庄内部等山体部分合理规划种植银杏等五大类树种,做到季节不同景色不同,成就“多彩水源”;积极配合慈航宗教文化园建设,着力发挥庆云寺及峨嵋峰优势,引进专家包装宣传,着力打造“禅修峨嵋”。

二、抓住机遇乘势发力,突破各项重点工作。

一是“文明化解”促和谐。巩固林权改革成效,有序推进林改后续工作,今年两村共发证300余本,同时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明年笋竹大年,平稳过渡矛盾多发年;抓牢“6.18”灾后重建点柞树、三里亭、泰康陇等安置房欠款收缴工作,做到矛盾化解在一线,在全县率先完成65户欠款收缴户的收缴工作。二是“和谐征迁”促发展。在群众不理解、不配合、不支持的情况下,成立专项工作组,不厌其烦下村入户,耐心细致地给群众做思想解释工作,最终得到群众的理解支持,做到和谐交流、和谐征迁,共完成王明等6个村、7个点的旧宅基地复垦90余亩。三是“精准扶贫”促致富。依托帮扶,共投资120余万元,建成大源百万袋茶树菇基地,基地采取雇用贫困户人员参与基地劳作,以付工资及年底分红的方式帮助贫困人员脱贫,先后帮扶贫困户29户,现已脱贫15户。同时,创建基地基金,用于扶持本村贫困人员、食用菌生产及发展村公益事业,迈出滚动管理的第一步。

三、抓紧民生关注民情,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一是全力实施“民心工程”。今年来,全乡共投入2000余万元为民办实事办好事60余件,涉及的项目主要有农田、水利、交通、环保等基础设施和安全饮水、造福工程以及“6.19”水毁修复工程;开发供销社仓库土地,新建商住楼,完成卫生院、邮政支局等建筑的徽派风格立面改造,改善集镇面貌;投资20万元在乡主要街道、重点路段、重点区域等节点新安装电子监控摄像头12个,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控、专人专岗管理。二是尽心打造“孝德文化”。投资20余万元,以竹为材料打造人口与孝德文化主题公园,营造了浓厚的“孝德文化”氛围;在全乡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美丽家庭”、“模范夫妻”、“最佳孝子”评选活动,经过层层推荐、审核、评选,评选出“美丽家庭”3户、“模范夫妻”7对、“最佳孝子”4个;通过走村入户发放宣传单,在市场、乡政府、学校等人口集中区悬挂大型宣传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做好入脑、入心。三是努力构筑“和谐社会”。严格控制政策外生育,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做好人口文化庭院和人口文化家庭创建工作,打造诚信计生;以创建“六好”乡镇为重点,大力开展“五访五帮五促”和“三进三解三促”活动,做到矛盾纠纷化解在第一线,社会局面和谐稳定;新农保、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改造提升了乡中心幼儿园和岭下幼儿园;翻新改造旧粮站为文化服务中心及社保服务大厅;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一年来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同时,民兵预备役、民政、老区、残联、妇女、关心下一代等工作也取得新进展。

四、抓牢群众路线新要求,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一是强学习,提升“竞争力”。完善深化“2112”学习模式,提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实施“五个一线”培养法,把干部选放到计生、招商、信访、征迁、基层一线,通过出台“创先争优”鼓励机制,目前已创建计划生育市级“巾帼文明岗”、市级“青年文明号”、“2013—2014年度三明市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队”、三明市“先进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称号,相关的升级工作也正在进行中。二是强调查,增强“执行力”。以包村分组为主,同时结合综治、计生、文化、教育、民生等业务,条块结合,深入群众,做好征求意见表、民情日记本及调查问卷,做到“三个百分百”,即入户与农户见面100%、召开小组座谈会100%、联系外出人员100%。三是强作风,树立“形象力”。设定每个墟天为接访日,班子成员轮流接访,同时加强与综治、派出所、司法等部门联合接访,建立长效联动机制;分别在9个村成立便民服务室,每星期一的下午挂包村干部集中下村办公,采取代办制及限时办理制,共接待群众600余人、代办事件110件、现场办证30余本、收集意见建议100个。

四、2014年决算收支总体情况

(一)收入总计559.5万元

2014年度部门决算总收入559.5万元,其中本年收入559.5万元。具体情况如下:

1.财政拨款收入559.5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5万元。

2.事业收入0万元。

3.经营收入0万元。

4.上级补助收入0亿元。

5.附属单位上缴收入0亿元。

6.其他收入0亿元。

7.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0亿元。

8.上年结转和结余3万元。

(二)支出总计559.5万元

2014年度部门决算总支出559.5万元,其中本年支出559.5万元。具体情况如下:

1.基本支出295.34万元。其中,人员支出265.27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28.15万元,公用支出30.07万元。

2.项目支出261.18万元。3.上缴上级支出0万元。

4.经营支出0万元。

5.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0万元。

6.结余分配0万元。

7.年末结转结余3万元。

五、公共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

2014年度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554.52万元,主要支出项目(按科目分类统计)包括:

(一)一般公共服务193.89万元。主要用于人员工资等支出。

(二)教育支出5万元。主要用于教育事业支出。

(三)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4.5万元。主要用于文化建设支出。

(四)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55万元。主要用于社会事业保障支出。

(五)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38.4万元。

(六)农林水支出170.18万元

(七)交通运输支出12万元。

(八)其他支出109万元。

六、政府性基金支出决算情况

2014年度政府性基金支出5万元,主要支出项目(按科目分类统计)包括:

(一)教育支出5万元。主要用于教育事业支出。

七、“三公经费”财政拨款决算情况

2014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45.26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0万元,公务接待费23.71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14.33万元,会议费3.98万元,培训费3.24万元。

附件:1.部门收支决算总表

2.部门公共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3.部门政府性基金拨款支出决算表

4.“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财政决算附表.xls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