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拒绝违规学科类培训。根据“双减”政策,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开展学科类培训。请广大家长自觉抵制各类违规学科类培训,防范以“家政服务”“众筹私教”“托管”“教育文化”“教育咨询”等名义开展的违规学科类培训。
2.理性选择非学科类培训。请认清机构办学资质,理性选择证照齐全、规范办学的机构,采用正规渠道消费,使用“校外培训家长端”进行选课、购课、退费等服务,一次性缴费不要超过3个月或60课时且不超过5000元,缴费前要与培训机构签订《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订版),交费后索取正规发票并妥善保管。
3.提高认识,维护自身权益。要认识到孩子参加违规培训的危害性,此类培训隐蔽性强,未经审批备案,逃避监管,场地安全风险隐患、消防安全风险隐患、管理风险隐患等都有可能存在,培训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要认识到缴纳高额培训费的风险,要认识到预交三个月以上或预交实际培训在三个月之后培训费的风险,极易发生“卷款跑路”“退费难”和“维权难”等问题,切勿受“充值赠送”“优惠活动”等诱惑。
4.教育孩子守护自身安全。家长应与孩子一起了解培训机构应急疏散路线、安全出口位置、消防设施安放位置等关键信息,查看培训机构整体环境是否安全整洁、是否安装视频监控系统等。如果培训场所连这些基本条件都不具备,请务必让孩子远离此类场所。应对孩子加强防溺水、交通出行、防火防电等安全教育,同时重视孩子的心理安全,关注孩子身心健康,不要给孩子造成过重的校外培训负担。
5.各业务主管单位咨询、举报电话
6.“校外培训家长端”APP使用流程
泰宁县“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办公室
2024年9月28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