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泰宁县经贸局预算说明
来源:泰宁县经贸局 时间:2014-11-06 03:06
2014年部门预算经16届人大3次会议审议通过,按照《福建省财政厅关于深入推进预决算公开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单位2014年部门预算说明如下:
一、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和政策;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工商领域法律法规和规章及产业政策;拟订并组织实施全县工业、内贸发展的规划、计划、导向目录等政策措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布局;牵头拟订并组织实施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战略和规划;参与拟订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
(二)负责监测分析县工业、内贸运行态势,并发布相关信息;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内贸运行调控目标、政策和措施;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有关问题;建立并组织实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运行调度机制和经济运行应急调度机制;拟订并组织实施全县重点支农产品、重要工业品、重要生产原材料等的调控方案;牵头协调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建立工业企业服务机制。
(三)负责组织实施我县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负责提出工商领域固定资产投资方向;按规定负责管理工商领域企业投资项目;拟订并组织实施工商领域企业投资项目利用政府资金的政策和使用管理办法;指导、协调我县工业企业与央属、省属企业合作;指导、协调闽台产业对接有关工作。
(四)负责企业工作,对各种经济成分的企业实行宏观管理和指导,组织实施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指导行业质量和品牌工作;协调解决行业运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负责国家和省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由行业归口管理的工业产品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发放和管理;负责民爆产品的行业管理;按规定负责盐业行政管理;联系、指导、管理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和相关行业协会。
(五)负责全县煤炭、石油、新能源等能源行业管理,培育和监管能源市场;负责煤炭等能源产品的应急保障和全县电网运行与调度管理;依法负责全县发电企业并网运行的条件审查。
(六)负责节能监督管理,组织协调、监督管理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组织协调、督促管理清洁生产促进工作;指导资源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
(七)负责指导和服务中小企业;牵头拟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负责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和融资担保体系;负责指导、推动创业投资业发展;指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指导推动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负责指导和服务全县乡镇企业的有关工作;依法指导推动企业法律顾问工作;负责工商企业智力引进工作。
(八)研究提出我县企业技术进步的政策、措施和目标规划,指导企业技术创新;组织实施省级新产品开发、“产学研”联合、“五新”项目推介工作,承担指导协调企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有关工作;组织、协调、指导企业信息化工作。
(九)负责研究流通体制改革并提出建议;负责培育发展城乡市场,推动流通产业结构调整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的发展;负责监测分析市场运行和重要商品的供求状况,负责建立健全生活必需品市场应急管理机制,组织实施重要消费品市场调控和重要生产资料流通管理;组织协调全县城市副食品生产供应,负责牲畜屠宰、酒类流通、成品油流通的监督管理;负责牵头协调全县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承担有关商贸服务业和典当业、融资租赁业的行业管理。
(十)贯彻实施工业、内贸方面的综合性经济法规和政策,承担工业、内贸行业管理职责。依照“一岗双责”规定,负责本系统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承担县减轻企业负担办公室日常工作。
(十一)负责部队支前和军供的协调、服务工作;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做好支前工作;承担县国防动员委员会支前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十二) 承办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股室及下属事业单位
1、局机关内设股室:办公室、工业股(挂“二轻行业管理办公室”牌子)、技术开发股、商品贸易股(挂“县物资行业管理办公室”、“县商业行业管理办公室”牌子)
2、下属事业单位:泰宁县牲畜定点屠宰站(泰宁县酒类流通管理办公室,加挂泰宁县商务行政执法大队、泰宁县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牌子)、泰宁县发展新型建筑材料与散装水泥站(泰宁县节能中心)
三、基本情况
泰宁县经贸局包括1个机关行政处室,列入2014年部门预算编制范围的单位详细情况见下表:
单位名称 经费性质 人员编制数 在职人数
福建省泰宁县经济贸易局 财政拨款 9 9
泰宁县牲畜定点屠宰站 财政拨款 5 5
泰宁县发展新型建筑材料与散装水泥站 财政拨款 1 1
四、主要工作任务
2014年,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6%;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4%。围绕上述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全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各项目挂包责任部门要对项目一抓到底,及时帮助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确保续建项目全面投产。鑫华纺织、石乳甘泉、金湖白酒等8个续建项目,要积极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用工等困难和问题,督促业主加快建设进度,早日投产;二是确保新上项目紧跟进度。政泰竹制品、回味鲜黄酒等9个新建项目,存在土地、环评、规划问题的,县工业园区管委会、林业、国土、城建等部门要抓紧相关手续的审批工作,使企业轻装上马,一心建设,完成序时进度;三是继续完善重点项目储备库建设,扎实推进前期项目。及早抓好池潭电站改扩建项目审批工作、积极推进峨嵋峰风电项目进入实质性阶段、加快研究出台金矿重组整合方案等,力争项目早日上马;
2、推进大园区建设。把建设大园区作为聚集大产业、培育大企业的主要载体。大洋坪工业园、龙湖工业园要进一步完善园区规划,加快园区建设,提升园区功能。重点抓好园区配套和完善服务功能,多渠道筹集资金,开展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和园区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要推进工业园区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基地建设,实现园区政务、服务相配套。要着重加快入园企业的审批、落地、投产步伐,明确企业投资强度,注重产业布局,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益,要集约、高效利用园区土地,保障生态型、税源型项目用地,坚决避免“占地大、产出小”的项目入园,对停产不断、效益低下甚至项目烂尾的入园企业要加大整合力度,确保土地利用率。
3、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支持产业技术改造,今年继续落实好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县领导挂包制,继续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主导产业延伸配套,推进实施产业龙头促进计划,加快培育龙头企业,把产业龙头发展作为跨越发展的重中之重,坚定不移地打造产业龙头。要坚持一企一策,做大做强现有规模企业,重点培育兴灵森林资源、石乳甘泉、汉堂生物、天顺祥、天马硅业等各大产业龙头企业,力争新增产值亿元以上龙头企业5家以上。
4、推进大招商战略。用更大的决心和更坚决的措施抓好招商引资,不断为工业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一要紧盯长三角、福建沿海等重点地区,继续开展产业招商、驻点招商,切实提高招商实效。充分利用“6.18”、“9.8”等各类招商平台,发挥我县旅游优势,促成有项目、有技术的省内外高校科研单位和知名企业、大集团与我县各类企业和项目投资业主“联姻”,着力引进一批大项目或大型企业集团总部落户泰宁;二要进一步提高招商质量。立足我县的资源和产业优势,科学招商、理性招商,全力引进一批“高附加值、高效益、商科技含量”的大项目、好项目。同时,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攀龙附凤,做大做强。三要创新招商理念,营造良好招商环境。要推动招商对象从客商向商会转变、招商重点从单个项目向产业链转变,提高招商整体实效;组织开展专场招商活动,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继续完善对入驻我县兴办企业的业主在住房保障、子女就学、个人所得税减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不断优化企业投资发展环境。
5、强化企业管理。支持工业企业开展能效对标和节能减排,降低能耗物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强化节能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加大石板材加工企业等耗能大户的督查和整顿力度,通过市场调控办法淘汰一批耗材型低端木材加工企业,大力推动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大力支持工业品牌和质量体系创建,建立优质品牌目录,优先推荐申报国家和省级品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施一批重点创新项目,力争新创建省、市企业技术中心各1个。
6、狠抓商贸工作。一是做好限上企业申报工作。2014年计划申报2-3家限额以上商贸企业。二是充分发挥政策支持、组织引导、规范销售等综合功能,及时有效挖掘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增长。三是发挥好生猪定点屠宰和酒类流通管理等行业监管职能,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四是加强与企业沟通联系,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7、转变作风,在服务企业、服务基层上有新作为。要加强学习,切实转变作风,及时掌握工贸经济运行的第一手情况,加强分析预测,加强政策研究,储备一批有针对性、前瞻性的对策措施,提高落实政策、服务企业的能力,增强经贸工作的主动性。要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严格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进一步塑造经贸系统良好形象。
五、预算收支总体情况
按照预算管理有关规定,目前部门预算的编制实行综合预算制度,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反映在预算中。2014年, 泰宁县经贸局收入预算为162.7万元,其中:当年财政拨款收入162.7万元,上年结转收入0万元。相应安排支出预算162.7万元,其中:人员支出89.50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28.01万元,公用支出42.19万元,专项支出3.0万元。
六、公共财政预算拨款支出情况
2014年度公共财政预算拨款支出162.7万元,主要支出项目(按科目分类统计)包括:
1、2011301(商贸事务)89.50万元。主要用于工资福利支出。
2、2011301(商贸事务)28.01万元。主要用于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3、2011301(商贸事务)45.19万元。主要用于商品和服务支出。
七、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情况
2014年度政府性基金支出0万元。
八、“三公经费”财政拨款决算情况
2013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44.89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0万元,公务接待费17.15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27.74万元。具体情况如下:
1、因公出国(境)经费
2013年支出0万元。
2、公务接待费
2013年支出17.15万元。主要用于央企、民企对接、政银企对接,招商引资项目等方面的接待活动,累计接待46批次、接待总人数305人。与上年相比支出下降34.04%,主要原因是:接待人数减少,接待标准降低。
3、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
2013年支出27.74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17.99万元,2013年本单位公务用车购置1辆。公务用车运行费9.75万元,主要用于公务用车燃油、维修、保险等方面支出。年末公务用车保有量2辆。与上年相比,公务用车运行费下降18.75%,主要原因是: 原一辆旧车已超过使用年限,修理费、耗油很高;新购一部执法车辆。

附件:1、部门收支预算总表
2、部门公共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
3、“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4.“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
附件1-4下载:附件1-4.xls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