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宁梅林戏新创剧目《戏娘》彩排演出成功!
来源:泰宁县融媒体中心 时间:2024-10-10 22:02

  10月8日晚,泰宁县梅林戏展示传承基地剧场内灯火绚丽、箫鼓悠扬,由县梅林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重点创作提升的剧目《戏娘》在这里彩排演出,吸引了众多戏曲爱好者前来观看。

  该剧讲述的是乾隆某年,泰宁梅林堡一寡妇江秀英携有一子,因从小痴戏,被村民称之为戏娘。一日,浙江人徐正清卖鸭苗途经梅林堡落难,被江秀英母子搭救。为报恩,徐正清携银钱与江秀英母子共同养鸭。江秀英寡妇之身与外乡男子养鸭,引起村民耻笑和非议。江徐相扶相持共克艰难,期间,二人因皆爱戏,让彼此更加敬慕对方,也让江秀英渐渐坚定要办戏班的信念。数年后,养鸭成功,江秀英成为当地富户并带动本堡乡邻共同致富。此时,徐正清老家来信须回家尽孝,江徐二人虽彼此有意,但最终选择将爱埋藏心中……徐正清返乡后,始终惦念江秀英“办戏班梦”,请来徽州戏班,江秀英借机和族长等人周璇,最后如愿办成戏班,方有了如今的“梅林戏”。

  据悉,该剧原名《鸭子庙》,后经提升打磨更名为《戏娘》,曾获得福建省文艺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扶持。将于11月8日15:00赴榕参加福建省第29届戏剧会演,届时戏迷们可前往福建芳华越剧院观看演出。

  泰宁梅林戏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是徽调与泰宁民间小调、道教音乐等有机融合所繁衍的特色地方剧种,因发源地是泰宁县朱口镇梅林村,故名为梅林戏,属稀有濒危剧种,2006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叮当鼓响唤旧忆,梅林腔起绕心头。”梅林戏《戏娘》的创排正是对戏曲文化守正创新的贯彻落实。近年来,泰宁县不断加强对梅林戏的政策支持,完善传承机制,深入挖掘传统资源,创新传播方式以及强化法律保障等措施,确保梅林戏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发展。同时将文化资源转换成市场潜力,为泰宁文旅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