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全县上下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工作要求,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推动“红色领航、生态领向、产业领跑、改革领先,促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工作,进一步深化“勇担当、促攻坚、建新功”行动和“重点工作突破年”活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预计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2.2亿元(预计数,下同),增长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8%;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5%、7%。
——令人鼓舞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时隔三年再次亲临福建考察,提出了“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要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上奋勇争先,要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上作出示范,要在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福建新形象上久久为功”等一系列重要要求;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市委十届八次全会、县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行了全面部署,为新时代新泰宁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泰宁老区苏区发展,中宣部“2024年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三明市“三个不要忘记”(1)主题宣传调研等活动走进泰宁,吸引一批国内社科理论专家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焦点访谈》《朝闻天下》等中央、省市媒体开展集中采访和宣传报道。
——令人振奋的是,一批重点工作任务取得突破性进展,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4亿元,泰宁获评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全省闽台乡建乡创合作样板县、全省“乡村著名行动”(2)示范县和全省文旅经济、河(湖)长制正向激励县,入选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目的地,位列全国县域文旅融合发展潜力百强县第4名。“居者自豪、来者向往”的和美家园建设成效明显,泰宁获得省政府批复同意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作为全省十县之一、全市唯一县接受全国文明城市“总评”;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县域水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省前列,连续8年上榜“中国最美县域”。对口支援与合作深度广度不断拓展,争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来泰举办“鹿鸣课堂”(3)梦想公开课,全网曝光量达7亿人次。
——令人欣喜的是,“一心两翼”(4)展现良好发展态势。系统推进古城保护与活化利用,培育了一批主题馆,打造了一批特色商业街区,开展了“一乡一民俗、一月一演出”民俗文化进城和街头表演等活动,古城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吃喝玩乐”氛围愈发浓厚,吸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国省级媒体宣传报道,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环大金湖旅游度假区创建”的工作要求,与上海锦江国际集团、市文旅集团等达成合作协议,顺利完成大金湖、上清溪和寨下大峡谷等核心景区资源委托经营和金湖游船经营权整合工作,泰宁锦江国际度假酒店即将开业,盘活金湖沿线闲置资产7宗;持续推进城西产教城融合示范区建设,丹霞实验学校、县总医院、浦武高速邱洪出入口等项目建成投用,城市主题公园、金湖旅专搬迁、西城市场等项目开工建设,城西新区功能品质不断提升。
过去一年,主要的工作成效体现在七个方面:
(一)文旅经济持续繁荣。旅游品质有新提升,“吃住行游购娱”要素持续完善,梅花岛静心康养基地、金湖大道综合提升等项目建成投用,通用航空获得批准建设,全省首艘高端智能化电动游船“大金湖2号”投入营业;2024年福建电影高质量发展专项活动在泰宁举行,《回来的她们》等11部影视作品在泰宁取景拍摄;新发展特色民宿7家,阅山水舍荣获国家乙级旅游民宿称号;“百校十县”(5)合作持续深化,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入选全省两岸青少年研学基地,红军街获评全省老区精神教育基地,泰宁入选全省团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全年接待会议培训、职工疗休养、研学写生等活动人数达18.8万人次、同比增长11.1%。文体旅融合有新成效,成功举办中国丹霞(泰宁)文化旅游节、福建省“三泰书香”全民阅读联盟、福建森林风景道旅游联盟推介、福建省青少年击剑锦标赛、国铁集团乡村振兴杯“村BA”篮球赛、王者荣耀全国大赛南方大区赛、闯世界绳索救援技术交流赛、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福州“三坊七巷”宣传周等文旅赛事活动90余场次,泰宁作为全国两个地方代表之一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培训班上作交流发言,梅林戏《关公怒·巧推》入选首届中国戏曲稀有剧种优秀剧目并代表福建省进京展演,明清博物苑获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旅游营销有新突破,成功亮相海峡旅游博览会、福建旅游交易会等旅游节展,赴上海等重点目标城市开展旅游推介会35场次,在全国铁路2800个客运站进站口、3900余组动车组车厢、26万块视频终端展播泰宁文旅视频,争取加开经停泰宁列车613趟次,开行旅游专列10趟次,全年旅游接待人数1000.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86.1亿元,分别增长14.3%、17%。
(二)特色产业持续升级。绿色工业集聚发展,实施县域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建设竹制品、水资源和食品加工等重点产业链,完成大田乡矿泉水资源勘查工作,晋泰新材料新能源等5个项目建成投产,累计培育三大产业链规上工业企业11家。产业富民成效明显,深化烟稻轮种模式,实施县级朱口种子加工共享平台项目,完成烟叶“翠碧”全面改种工作;岩茶、笋竹、乌凤鸡、有机鱼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古城茶街入驻茶体验馆7家,累计建设山地运输轨道152公里,流转竹山1万亩,大金湖增投鱼类10余种,泰宁雄鱼等5种鱼类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泰宁入选全省肉鸡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县。商贸服务业提质增效,开展“泰宁晚茶”青岛啤酒节、消费品“以旧换新”等系列活动23场次,培育限上商贸企业15家、规上服务业企业3家;新招引电商企业21家,全年开展直播1.1万场次,实现电子商务销售额21亿元、增长87.5%。
(三)发展后劲持续增强。政策争取取得新突破,深化“争政策、争项目、争资金”行动,全年争取上级各类补助资金15.3亿元,其中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预算内投资等政策性项目28个、获得资金4.3亿元,推动竹产业链等50个事项列入省级以上政策支持范围。项目工作取得新进展,全面落实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组建项目代办服务中心和9个特色产业链招商专班,27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106%,全年组织专场招商推介活动28场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0个、合同总投资49.9亿元。园区效益取得新提升,持续推进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完成工业园区并园整合提升工作,新建标准厂房2.6万平方米,处置园区低效土地139.2亩,泰宁工业园区在全省山区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中排名第9、在全省开发区管理服务水平考核中排名第5。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效,与省农科院等平台建立合作关系,成立笋竹产业研究院和茶叶科技示范基地,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1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4家,选认省级科技特派员24人,法人科技特派员实现零的突破。
(四)城乡品质持续提升。城市更新有力有序,实施城市建设品质提升项目55个,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个、惠及群众1089户,新(改)建雨(污)水管网20公里、市政道路5公里,城区污水收集率提高19.4个百分点。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实施“千村示范引领、万村共富共美”工程,6个村入选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名单,新桥乡创新“155”能人服务机制(7)入选全省乡村振兴特色微创新类优秀案例;城乡供水一体化、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等项目加快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32公里、安全生态水系12公里,城乡自来水普及率达99%。生态优势持续巩固,扎实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11个重点领域污染防治攻坚,全力推进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和交办信访件整改工作,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和路长制,全年完成治理河道86公里和水土流失1.6万亩,造林绿化和森林抚育6.9万亩,在全市率先开展畜禽养殖排污权整合交易试点,大金湖入选全省第一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低碳景区建设入选国家发改委《碳达峰碳中和案例选》。
(五)改革开放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落地见效,教育资源扩优提质,中高考成绩稳步提升,顺利通过市对县教育“两项督导”(8)实地核查和国家、省级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出台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寄宿生生活补助及周末班车补贴政策,完成新桥、梅口小学高学段整合;全民健康体系加快构建,县总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基本实现“常见病不出县、大病少出县”;“两山”(9)转化路径持续拓宽,培育竹林丰产林示范基地6400亩、林下经济示范基地3000亩,泰宁入选全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林业执法改革试点县。开放合作走深走实,对口支援工作取得新突破,落实帮扶资金1960万元实施15个重点项目,推动100余款产品入驻“三网一柜”(10)铁路消费帮扶体系,累计销售额达1054万元;沪明对口合作取得新成效,“进士街”修缮保护利用项目增补纳入2024年度沪明对口合作项目库,获得8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签约对口合作项目8个、总投资近7.7亿元,推动“福建泰宁馆”入驻上海珍滋味实业集团乡村振兴旗舰店,泰宁岩茶、金湖乌凤鸡、黄花菜入选上海“百县百品”(11)目录;山海协作取得新进展,与泉州惠安联合出台山海协作实施方案,落实帮扶资金1200万元,2个项目列入省新时代山海协作项目库。闽台融合深入推进,设立台湾事务服务中心,建设闽台茶旅融合小镇和海峡两岸青年人文交流基地,开展纪念慈航法师圆寂70周年暨慈航法师与佛教青年研讨会、“跨越海峡来乡建”等对台交流活动15场,累计引入40余名台湾青年人才在11个村庄开展乡建乡创服务,引进台企18家,耕读李家入选首批全国青联两岸青少年研学交流站。
(六)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全县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4.9%,12件为民办实事项目顺利推进,双世遗一号风景道泰宁段等3个项目建成投用;成立“泰康”大病医疗救助专项基金(12),惠及困难群众5006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9%、99.9%,泰宁入选全省老年医养结合服务试点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持续深化“沉下去、厘清楚、处置好”涉稳风险隐患稳控化解行动,信访事项一次性化解率达100%、满意率达98.6%,房地产、金融、地方债务等重点领域风险总体可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科学应对各类自然灾害,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持续推进平安泰宁建设,完成全县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涉电诈警情数同比下降72.4%。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与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全面开展,国防动员、双拥共建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慈善、关工委、科协、工商联、社科联、文联、侨联、残联、计生协会、红十字会等工作扎实推进,老干部、民族宗教、退役军人事务、档案、党史和地方志、机关事务、供销、水文、气象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七)自身建设持续加强。坚持忠诚为政,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13),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工作要求,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14)、坚决做到“两个维护”(15)。坚持廉洁从政,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进一步巩固。坚持依法行政,深化法治政府建设,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全面推广“闽执法”平台,深入推进“综合查一次”(16)联合执法和乡(镇)片区联合执法,行政执法工作更加规范高效;全力支持配合省委巡视、经济责任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118件。坚持为民施政,严格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17)“数据最多采一次”(18)等改革举措,政务服务更加便捷高效;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中心受理群众诉求4117件,群众满意率99.6%。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县委总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上下团结拼搏、开拓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全县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和工商联、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积极发挥作用的省市属单位、驻泰部队、消防救援队伍,向全力支持泰宁老区苏区发展的对口支援单位国铁集团,省上挂钩帮扶单位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医保局、团省委、南昌局集团公司福州办、省旅游发展集团以及对口合作单位上海市虹口区、泉州市惠安县,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强,重点产业链规模不大,大项目好项目不多;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民生领域还有短板;乡村振兴仍需加力,生态治理任重道远,社会稳定风险防控压力依然存在;部分干部担当不足、能力不强、谋事不实,政府自身建设还需加强,等等。对此,我们一定直面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决不辜负人民期盼和组织重托!
2025年主要工作
2025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十四五”规划收官的关键之年。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突出就业富民优先导向,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7%。围绕上述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全力推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就是我们前进的方向!我们将始终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福建、对三明、对泰宁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方面,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一)对标落实“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重要要求,努力取得产业发展新突破
实施“产业赋能”工程。深入实施企业梯度培育计划,落实科技创新等各项惠企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争取完成企业技改提升项目35个,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3家、“四上”企业(19)34家以上。深化重大项目攻坚行动,紧盯“两新”“两重”(20)领域超长期特别国债、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等投向,滚动更新重大项目储备库,谋划实施县级重点项目200余个,其中省市级重大项目数和投资规模不少于上一年度。打好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乡贤招商等组合拳,动态更新产业链招商图谱,持续完善目标企业库、项目策划库和在谈重点项目库,争取全年开展专场招商引资活动30场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0个以上。
推动县域重点产业链建设。以列入新一轮省级笋竹精深加工重点县、现代竹业重点县为契机,持续培育壮大竹制品产业,做实竹产业、竹科技、竹工艺、竹文化“四篇文章”,加快晋泰新材料新能源、中琉科技、诚铭竹业精深加工等项目投产达产,争取年内新引进竹制品企业5家,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0亿元。持续培育壮大水资源和食品加工产业,加快编制水资源和食品加工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打造国铁(泰宁)食品产业园,争取完成水资源采矿证办理,落地开工年产二十万千升啤酒及瓶装山泉水、大田乡矿泉水开发等项目,新引进水资源和食品加工企业5家,全产业链产值达到5亿元。
深化营商环境建设。全面落实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持续推进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工作,营造良好的市场准入环境。扎实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深化柔性执法和“综合查一次”改革,实行“无事不扰、有呼必应”企业服务机制,让企业在泰宁发展安心、舒心、放心。充分发挥项目全程代办服务专班、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等作用,强化用工、用地、用林、资金等要素保障,确保项目落地转化率提高至25%以上。坚持“筑巢引凤”,持续推进园区标准化建设,加快实施产业孵化中心、园区污水处理厂、集中供气供热管网等项目,年内新建标准化厂房1.2万平方米、盘活园区闲置厂房1万平方米以上,进一步提升园区综合效益。
(二)对标落实“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上奋勇争先”重要要求,努力激发老区建设新活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教育供给改革,巩固提升“总校制”办学模式(21),统筹推进高中封闭式教学管理、城乡教育一体化、九年一贯制、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产教融合等改革措施,大力开展区域办学合作,策划实施泰宁一中和实验小学扩建、水南小学提质扩容等项目,持续办好“3+2”五年制大专(22),积极争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全民健康管理、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医疗服务水平提升等改革措施,持续提升肿瘤内科等薄弱学科,巩固康复理疗科等中医特色专科,加快完成妇幼保健院搬迁,促进医防协同融合。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持续推进林权登记流转、采伐管理、规模经营等改革措施,深化林业碳汇“三建两创”(23)专项行动,统筹实施家庭承包林地新一轮延包及集体林权流转工作,重点发展铁皮石斛、黄精、灵芝等林下经济和观鸟经济,年内培育竹林丰产林示范基地不少于7000亩,争取竹山经营效益提高至1200元/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扎实开展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完善权责清单和功能分类管理,推动县城发集团、文旅集团做大做强。
深化对口支援与合作。建立健全常态化沟通联络机制,充分发挥挂职干部“桥梁纽带”作用,积极争取更多政策资金支持,签约更多的对口合作项目。深化国铁集团对口支援工作,做深做实“铁路+”文章,持续开展“百趟专列进泰宁”活动,加快泰宁影视拍摄基地提升工程等10个重点帮扶项目建成投用,争取在合作开发水资源和食品加工产业、金湖沿线闲置资产等方面实现突破。深化沪明对口合作,积极对接省上出台新一轮支持沪明对口合作实施方案,全力推动古城修缮保护等项目纳入2025年度沪明对口合作项目库,持续拓展红色文化、产业投资、文旅康养、卫生健康、乡村振兴等领域交流合作,争取引进更多的上海企业到泰宁投资发展,更多的上海市民到泰宁休闲度假、旅居养老。深化新时代山海协作,开展“泰惠”系列活动,探索“产业飞地”(24)“科创飞地”(25)建设新模式,争取引进落地1个以上产业型、税源型项目。
深化对外开放。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26)和海丝核心区,积极参加海交会、投洽会、进博会、林博会等大型经贸会展,全力支持新创艺竹木、科荟种业等企业扩大出口量,探索发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力争全年完成出口贸易额8.4亿元以上。主动融入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发挥“两水”“两园”“两人”(27)等平台优势,常态化开展跨越海峡来乡建、状元文化节等对台交流活动,加快闽台乡建乡创合作样板县、样板集镇、样板村建设,持续打造闽台茶旅融合小镇、海峡两岸青年人文交流基地,争创梅口乡省级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主动融入全省“建设世界遗产地文旅集聚区”发展战略,深化与厦门、武夷山、泉州等世遗地的旅游协作。密切与港澳台、海外华侨华人及社团的联系,加强与国际友城交流合作,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三)对标落实“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上作出示范”重要要求,努力开创城乡融合新局面
深化“小县大城关”战略。统筹推进“一心两翼”建设,推动城郊片区逐步融入中心城区,促进人口集聚、产业集中和功能集成。围绕打造商贸综合体和消费集聚区,加快推进古城保护与活化利用、汉唐古镇文旅设施提升等项目,升级做旺工艺美术大师一条街、大金湖鱼城、古城茶街等商业街区,年内新培育主题馆10家。围绕打造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居民“第二居所”,全力推进环大金湖旅游度假区建设,做实通用机场、环大金湖360度生态旅游公路、低空观光游览等项目前期,加快闽江饭店二期项目落地开工、南会旅游综合服务区建成投用,努力将锦江国际度假酒店打造成为全省全市接待“首选地”;全力盘活金湖沿线闲置资产、村庄资源,开发一批康养中心和共享村落,培育草地露营、落日晚宴、观鸟平台、滨水休闲和环湖骑游等体验性新业态。围绕打造产教城融合示范基地,加大城西新区开发建设,加快金湖旅专搬迁、西城市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和康养中心等项目建成投用,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区转移集聚。
持续提升城乡建设品质。深化城市建设品质提升和城市更新行动,加快实施城市主题公园、垃圾分类设施等项目和岭上街、青廉巷、东门巷等街巷改善提升工程,改造老旧小区5个,新(改)建雨(污)水管网20公里、市政道路5公里,县域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提高至50%以上。深入实施“千村示范引领、万村共富共美”工程,大力推行“加减乘除”工作法(28),积极开展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快打造梅口乡和朱口镇王坑村等11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点。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闽江上游防洪提升工程(泰宁段)、双坑水库工程等项目建设,年内新(改)建农村公路10公里、乡镇生活污水配套管网2公里。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持续开展“文明有礼 爱在泰宁”全民文明素质提升三年行动,进一步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和乡村治理,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营造人人崇尚文明的浓厚氛围。
大力发展乡村富民产业。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责任,稳妥有序推进补充耕地和耕地恢复,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确保完成粮食产量6万吨。大力推行“山上种茶、林下养鸡、水中养鱼、田里制种”的立体农业发展模式,积极争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全国绿色食品(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打造乌凤鸡产业园,力争茶叶产值突破2亿元、乌凤鸡产值突破1亿元、渔业产值突破1亿元、笋制品产值突破2亿元。持续深化烟稻轮种模式,着力打造万亩烟稻轮种示范基地,完成水稻制种面积6万亩、产量1250万公斤以上、产值突破2亿元,烟叶种植面积4.3万亩、产量10.1万担以上、产值突破2亿元。探索成立农林集团,整合产业发展资金,建设一批产业发展平台,助力特色农业做大做强。大力推进“机器代工”,持续推广竹山运输轨道等机械,全面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支持农村电商产业发展,培育限上电商企业2家,开展直播1.5万场次,电商销售额突破30亿元。
(四)对标落实“在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福建新形象上久久为功”重要要求,努力打响文化旅游新名片
做大做强文旅经济。持续推进“一区五地”(29)建设,全力培育影视文化、研学写生、运动休闲、文旅康养等产业,加快实施峨嵋峰高山康养基地、白鹭洲康养基地、金湖湾康养基地、主中岛古村落开发和十里金溪夜游综合体等项目,着力提升崇际村、际溪村、南会村等旅游村以及甘露寺等景区业态氛围,积极承办全国高校学生影视毕业联合展映等活动,年内招引影视企业20家,培育特色民宿10家,申报国家丙级及以上旅游民宿2家以上。持续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暨旅游市场秩序整顿行动,常态化举办“科举式”导游评选和技能大比武活动,全面提升旅游行业服务质量。持续深化“一十百千万”文旅消费行动(30)和全民营销,力争全年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总花费分别增长13%、17%。持续激发消费潜力,常态化举办啤酒嘉年华、年货美食节、消费品“以旧换新”等促消费活动,开展“泰好味”特色餐饮企业评选,确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以上。
全力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对标对表国家申名评估标准,全面做好国家评估准备工作,力争年内完成全部申报程序。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扎实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和专项文物调查,新增公布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全力推动中国工农红军泰宁旧址群申报第九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立健全古城“建、管、用”机制,积极推动古城保护市级立法,完善政策制度体系,提升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水平。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加大历史建筑修缮保护力度,支持朱口镇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年内新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个、省级传统村落3个,争创全省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
推动特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持续加大红色文化的挖掘和研究阐释力度,充分运用红军街、红军崖、红色岭下、建泰沿线阻击战遗址和大田乡少年红军文旅小镇等红色教育资源,开发高质量课程和线路,全力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培训产业链。全面推进青年发展型县域建设,深化“百校十县”合作,积极对接争取各级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全国各大高校和中小学校教育培训基地落户泰宁,力争全年来泰开展研学写生、社会实践和会议培训等人数突破20万人次。大力传承弘扬状元文化,学习借鉴妈祖文化做法,做足“南谷邹氏、状元故里、圣王祖庭”文章,开发状元府、状元旅拍、状元宴席、状元市集、状元服饰等系列文创业态和产品,打造状元文化IP。深入实施新时代特色文艺精品工程,常态化开展“一乡一民俗、一月一演出”民俗文化进城活动,鼓励支持泰宁题材文艺作品创作,让传统文化绽放时代光彩。
二、以民为本、改善民生,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人民有所呼、政府有所应!我们将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抓实办好民生实事,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一)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落实就业促进政策,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支持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发展,保障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和残疾人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加大社保扩面工作力度,稳步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用好“泰康”大病医疗救助专项基金,大力推广“三明普惠医联保”,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聚焦“一老一小”问题,持续推进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健全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和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支持城乡居民刚性和改善性购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强低收入、困难群体帮扶救助,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加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与选拔,全力参办第十八届省运会和第十二届省老健会。强化食品药品全链条闭环监管,深化“餐桌污染”治理、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切实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做好关心下一代和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等工作。
(二)加快美丽泰宁建设。持续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11个重点领域污染防治攻坚,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路长制,深化“晒水、议水、评水”机制,持续发挥委员河长作用,年内完成水土流失治理1.8万亩,实施植树造林和森林抚育6.9万亩,确保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县域水环境质量继续排名全省前列。持续抓好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积极申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力推动金溪(泰宁段)创建全国美丽河湖,大金湖创建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持续拓宽“两山”转化通道,深入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加快落实生态产品市场化经营开发等3个方面22个重点项目,探索一条生态产品价值可量化、能变现的绿色发展新路。
(三)坚决守牢安全底线。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持续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统筹抓好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等工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健全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和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扎实开展“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全力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黄赌毒、盗抢骗、食药环等违法犯罪,切实维护社会安定稳定。持续推动“平安家园·智能天网”和智慧交通建设,构建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常态化开展“沉下去、厘清楚、处置好”涉稳风险隐患稳控化解行动,扎实做好新兴领域就业群体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切实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和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强化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的联系,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作用,做好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民族宗教等工作。
三、忠诚履职、担当作为,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忠诚型、法治型、服务型、廉洁型政府。政府前面“人民”二字重于泰山!我们将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盼,全面加强自身建设,让忠诚、法治、实干、廉洁成为政府系统的鲜明品格。
(一)进一步强化政治建设。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对三明、对泰宁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力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开创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全力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工作要求落地落实,扎实抓好省委巡视、经济责任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整改工作,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进一步强化法治建设。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坚持依法行政,完善重大行政决策机制和府院联动、法律顾问等制度,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和公平竞争审查,深化政务公开,推动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持续推进“闽执法”平台推广应用,探索创新“数智+执法”模式,努力实现行政执法质效、依法行政水平“双提升”。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监察、司法、社会、舆论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
(三)进一步强化效能建设。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作风,主动融入县委进一步深化“勇担当、促攻坚、建新功”行动,深入开展“重点工作突破年”活动,全力打造一批全国全省单项冠军和特色亮点,营造争先进位、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坚持效能考评结果正向激励与反向惩戒相结合运用,对政府年度目标任务、重点项目、为民办实事项目实行台账式管理、精细化监管,切实提高政府执行力。持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用好“闽政通”“e三明”平台,打造更加优质高效便民的服务环境。充分发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中心作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四)进一步强化廉政建设。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深化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强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监管,发挥审计、财会和统计监督作用,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开展整治殡葬领域腐败乱象等专项行动,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县实施办法,深入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建立乡镇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切实为基层减负。坚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发展所需、民生所急上,严控三公经费支出,用政府过“紧日子”换取企业和群众过“好日子”。
各位代表,人民赋予重托,使命呼唤担当,实干创造未来。我们要充分发扬泰宁人民乐善好施、吃苦耐劳、勇争第一的精神风貌,坚持做人向做好事不留名的“廊桥烧茶送水人”(31)学习,做事向在逆境中求突破的“金溪女将”(32)学习,做官向小地方走出去的大状元邹应龙学习,决不当“马嘶口坐轿子的官老爷”(33),营造“逢一必争、逢考必中、逢冠必抢”的干事创业氛围。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忠诚尽职、奋勇争先、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推进泰宁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相关用语说明
1.“三个不要忘记”:即1999年7月7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泰宁县新桥乡岭下村调研老区工作,作出了“不要忘记老区、不要忘记老区人民、不要忘记‘五老’和这些革命老干部”的重要嘱托。
2.“乡村著名行动”:即全面推进乡村地名命名管理、地名标志设置维护、地名文化保护弘扬、地名信息深化应用和地名赋能产业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3.“鹿鸣课堂”:即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创新发展研究中心精心打造的教育帮扶品牌。
4.“一心两翼”:即以古城为核心,推动创建商业综合体和消费集聚区;以城西新区至工业园区、浦武高速邱洪出入口为左翼,推动创建城西产教城融合示范区;以文昌门至甘露别院为右翼,推动创建环大金湖旅游度假区。
5.“百校十县”:即对接省内外百所高校和市内十个县(市、区),招徕学生团队来泰开展研学、实践、实习、写生、创作等活动。
6.“专精特新”企业:即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优势的中小企业。
7.“155”能人服务机制:“1”即坚持“一个引领”,坚持党建引领;“5”即推行“五单工作法”,村民点单、两委统单、能人接单、党员跟单、群众评单;“5”即助力实现“五个目标”,村庄美、村贤归、村财增、村民富、村风好。
8.教育“两项督导”:即省市人民政府对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和对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抓教育工作督导考核。
9.“两山”: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10.“三网一柜”:即与国铁集团有关的12306、快运商城、国铁通用物资采购平台、消费帮扶智能售货柜等销售平台。
11.“百县百品”:即上海蔬菜(集团)有限公司在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指导下,创建的上海对口帮扶地区优质农特产品集中展示、销售、服务平台。
12.“泰康”大病医疗救助专项基金:即由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牵头筹资成立的慈善帮扶基金,用于帮助泰宁困难群体解决医疗支付能力不足等难题。
13. “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即聚焦政治建设这个党的根本属性,各级党组织必须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作为党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支部大会、支委会、党小组会及其它党内重要会议的“第一议题”,第一时间组织传达学习。
14.“两个确立”:即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15.“两个维护”:即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16.“综合查一次”:即对涉及多个行政执法主体的相关行政检查事项,在同一时间对同一监管对象进行的集中联合执法检查。
17.“高效办成一件事”:即将企业、群众需要办理的多个关联性强、办理量大、办理时间相对集中的政务服务事项整合成为“一件事”,实现“一次申请、一套材料、一次办理”,解决办事流程繁琐、多次跑路的问题。
18.“数据最多采一次”:即通过优化完善事项、数据和业务流程,以后台数据共享代替前端数据采集,避免企业、群众重复填报数据。
19.“四上”企业: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商贸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和有开发经营活动的房地产企业。
20.“两新”“两重”:“两新”即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两重”即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
21.“总校制”办学模式:即以优质学校为龙头,带动新建校、薄弱校、农村校共同发展的一种办学管理改革。
22.“3+2”五年制大专:即中高职三二分段制,中专3年和大专2年,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种形式。
23.“三建两创”:即建好森林碳库、建立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机制、建设区域碳汇交易体系,创新林业碳票制度、创建碳汇应用场景。
24.“产业飞地”:即在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两个地区,打破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产业共建、园区共建、要素共建,实现资源互补、互利共赢、协调发展的新发展模式。
25.“科创飞地”:即一地在异地设立科创园区、科创平台等,通过科创要素和产业要素跨区域对接,从“飞入地”获取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
26.“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7.“两水”“两园”“两人”:“两水”即泰宁大金湖、台湾日月潭,“两园”即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台湾野柳地质公园,“两人”即泰宁南宋状元邹应龙、台湾首尊肉身菩萨慈航法师。
28.“加减乘除”工作法:“加”即坚持美化乡村,做好乡村建设“加法”;“减”即坚持问题导向,做实人居环境脏、乱、差“减法”;“乘”即坚持多措并举,做强乡村产业“乘法”;“除”即坚持改革创新,做细乡村治理“除法”。
29.“一区五地”:即全国县域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生态康养融合地、文旅消费目的地、闽台交流先行地、影视产业集聚地、研学文创实践地。
30.“一十百千万”文旅消费行动:即出台一系列旅游消费激励配套措施,打造十大旅游网红打卡点,开展百场文旅促销推介活动,招徕千团游泰宁,组织国铁集团和上海机关、企事业单位万名干部职工赴泰疗休养。
31.“廊桥烧茶送水人”:即每年夏天,泰宁廊桥、凉亭等地方会有一群爱心人士烧一桶凉茶、放一些矿泉水供路人、游客解渴解暑,体现了泰宁人民乐善好施的高贵品质。
32.“金溪女将”:即在上世纪70年代,泰宁金溪出现了一批女艄排工,吃苦耐劳、不畏艰险,在逆境中求突破,多次获得全国、全省“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33.“马嘶口坐轿子的官老爷”:即泰宁跟将乐划分县界时,两个官老爷约定好时间各自动身出发,在相遇的地方划分县界,结果将乐的官老爷半夜骑着马就往泰宁方向冲,而泰宁的官老爷坐着轿子不慌不忙出发,最后双方在离泰宁二十里路、离将乐八十里路的马嘶口相遇。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