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善乡2024年法治建设情况报告
来源:泰宁县开善乡 时间:2025-01-06 10:01

  在泰宁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开善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情况,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县法治建设的意见》、省市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方案”、县委依法治县2024年工作要点,切实抓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要点的落实,依法推进法治工作顺利开展。现将我乡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法治工作情况

  (一)强化乡镇法治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做到依法履职尽责

  一是充分认识到法治建设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基础作用,积极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和省、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积极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基层法治人才队伍和工作力量建设,加大督察考核力度,将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运用到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等各领域、各方面,确保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决策部署落实到“最后一公里”。二是加强党的理论学习,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作为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的重要内容。同时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努力把党纪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发展实效。三是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将乡镇法治工作作为重点任务纳入基层治理总体格局进行部署,加大法治宣传力度,把法治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摆上工作议程,纳入乡镇全年工作规划。

  (二)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是组织领导有保障及时调整充实“八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关于在全乡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2021-2025年)规划的通知》和《中共泰宁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关于印发<法治泰宁建设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积极开展普法工作,充分发挥“法治”在社会建设中的规范、保障和促进作用,形成党政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站所沟通协调、全员参与的普法工作新机制。二是普法宣传有成效将普法元素融入开善乡法治公园、开善乡禁毒文化小广场、余源村禁毒长廊、洋坑村禁毒小广场、“廖开杨善”主题公园等公共场所,让群众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接受法治教育的熏陶。同时创新普法宣传形式,利用“快板”宣讲队、蒲公英普法志愿者、周三下村日、“近邻恳谈会”、法律明白人等深入村组开展普法宣传教育,以话家常的形式把普法知识润进群众心田。共开展各类平安建设、普法宣传活动30余场次,服务群众3000余人次。三是民主法治建设有序推进。以乡村振兴建设为目标,深化法治乡村建设为依托,实施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积极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不断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充分发挥“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队伍、网格员和党员志愿队伍作用,依法推进普法宣传工作,全面落实开善乡“普法宣传+”平安建设等工作,截至目前共培养法律明白人90人、法治带头人40人,组织培训4场。四是确保重点人群安全稳定。重点做好社区矫正对象、安置帮教对象、重精患者、涉毒、涉邪等101名重点人员的学法和依法管理,针对社会领域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开展分析研判和限时处理,确保了本辖区的安全稳定。矛盾纠纷调处有序开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1个乡调委会,1个驻派出所调解室、1个信访评理室、10个村级调委会、10个综治工作站的作用,实行矛盾纠纷隐患周排查制度,组建“五老解忧”队伍,利用他们“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提升矛盾纠纷化解率。今年来共参与调解矛盾纠纷180起,化解180起;受理信访件4起,12345平台转办46件。辖区内未发生群体性事件和集访群访事件。六是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积极发挥“一村一法律顾问”作用,及时解答群众遇到的法律问题。加大对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军人军属等群体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力度,实现基层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全覆盖、公共法律服务流程全规范、公共法律服务成效落实到位。

  )严格落实执法责任制扎实推进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一是深化基层自治。根据乡镇实际,重新制定“四字”乡规民约,并指导十村重新制定新的村规民约并进一步规范执行,特别推行余源村“三字经”村规民约。二是推行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一审两公开”民主决策,完善基层群众诉求表达和利益协调机制。三是建立“两代表一委员”定期联系社区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共收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11条,办理满意率100%。严格落实公务接待、公车使用、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等制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积极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不断增强监督执纪实效。今年以来,共处置问题线索17条,其中提醒谈话4人,批评教育4人,立案审查6起6人。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加强行政执法人员业务培训,组织年轻干部参加县里的执法培训5次,目前通过执法考试共4人。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4年,开善乡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取得一定成效,但距离上级要求还有差距,主要不足和原因如下:一是宣传方式比较单一,宣传还不够深入,普法阵地建设投入力度不够,造成宣传氛围不够浓厚;二是基层普法力量较薄弱,村干部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村一级独立开展宣传形式单一、活动比较少,村民参与度不高;三是“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清单落实不到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四是基层法治力量仍然相对薄弱,在法治政府建设的过程中,个别干部依法行政意识不强,认识不高,执法能力和水平不高。

  三、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主要工作安排

  2025年是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的收官之年,要继续积极贯彻落实上级工作要求,一方面认真梳理省市县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方案”落实情况,在总结2024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的同时,推进未完成事项的落实,另一方面做到聚焦重大部署、重要任务、重点工作,学深悟透力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确保2025年全面完成任务,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做到人力物力并进。一是坚持把法治宣传教育纳入乡镇年度重点工作安排部署,制定实施法治宣传教育方案,开展好每次普法宣传活动和平安建设宣传活动,并达到一定宣传效果。二是积极创新普法宣传形式,在提升现有法治文化宣传阵地建设的基础上,新增时代普法元素和阵地场地,让实现通俗易懂的同时又不失创新新颖,真正做到将普法知识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充满生活气息。三是充分发挥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学法用法示范户、“五老解忧”队伍、法律顾问、蒲公英普法志愿者的作用,组成普法队伍分门别类到村组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让“法”真正走进群众中去。四是充分利用好各村的“农家书屋”场所,定期纳入和更新普法类书籍,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知识需求,让“农家书屋”成为普法“前沿阵地”。

  (二)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做到规范公正文明。一是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将普法宣传与执法、司法、法律服务紧密融合,积极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清单。二是加大执法人员业务培训,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加强乡镇法治工作人员培训轮训、适应基层特点的统一职前培训、执法司法人员同堂培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特别是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和水平。三是坚持抓早抓小,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及时获取引发矛盾纠纷的苗头性、倾向性、预警性信息,要特别关注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山林土地等陈年纠纷类型,依法依规找到让群众满意的处理结果。

  (三)深化基层依法治理,加快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继续深化法治乡村建设,不断加强和规范村(居)法律顾问工作和实施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乡村“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培养工程、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争取2025年实现法律明白人培养人数110人,其中法治带头人50人的任务目标。二是发挥基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用,打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不断健全机制、创新形式,让民情民意的表达渠道更加顺畅,真正实现“民呼我应”。三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法建立健全基层调解组织网络,发挥人民调解员、法律顾问、网格员、“五老”队伍、社会工作者、党员干部等基层调解能手的作用,从源头上预防减少社会矛盾纠纷,加快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