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宁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
泰政〔2017〕2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 实施意见》(闽政〔2016〕 53  号)和《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 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明政〔2017〕2 号),提升 困境儿童福利保障水平,保障我县困境儿童的合法权益,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明确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市政府实施意 见,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家庭尽责、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分类保障”的基本原则, 强化家庭履行抚 养义务和监护职责的意识,综合运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安全 保障等措施, 分类施策, 精准帮扶,为困境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二)基本原则。坚持家庭尽责。 强化家庭是抚养、教育、保护儿童和促进儿 童发展第一责任主体的意识,大力支持家庭提高抚养监护能力,形成有利于困境儿童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坚持政府主导。落实政府责任, 积极保障儿童权益, 制定配 套政策措施, 健全工作机制, 统筹各方资源, 加快形成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合力。坚持社会参与。积极孵化培育相关社会组织, 动员引导广大 企业和志愿服务力量参与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困境儿童的良好氛围。坚持分类保障。针对困境儿童监护、生活、教育、医疗、康 复、服务和安全保护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根据困境儿童自身、家庭情况分类施策, 促进困境儿童健康成长。

  (三)总体目标。 加快形成“家庭尽责、政府主导、社会参 与”的困境儿童保障工作格局。力争到“十三五”末,建立健全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 困境儿童保障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全社会关爱保护儿童的意识明显增强,困境儿童成长环境更为优化、保障服务机制更加健全。

  二、规范保障范围

  困境儿童是指由于儿童自身和家庭原因而陷入生存、发展和 安全困境,需要政府和社会予以关心帮助的儿童。主要包括孤儿、 自身困境儿童、家庭困境儿童、安全困境儿童和临时困境儿童五类。

  (一)孤儿。 是指失去父母或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

  (二)自身困境儿童。是指因自身残疾、疾病等原因导致康复、教育、照料、护理和社会融入等困难的儿童。

  (三)家庭困境儿童。指因家庭贫困导致生活、就医、就学 等困难的儿童, 以及父母双方不能履行抚养义务的儿童, 包括父 母双方弃养、重病或重残、在押服刑(含强制隔离戒毒, 下同); 父母一方死亡或失踪, 另一方弃养、重病、重残或在押服刑; 父 母一方弃养,另一方重病、重残或在押服刑;父母一方在押服刑,另一方重病或重残等。

  (四)安全困境儿童。是指因家庭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当遭受 虐待、遗弃、意外伤害、不法侵害等导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或侵害的儿童。

  (五)临时困境儿童。是指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困难陷入困境的儿童。

  三、落实分类保障

  (一)基本生活保障。对于无法定抚养人的儿童, 纳入孤儿 保障范围。对于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法定抚养人无抚养能 力的未满 16 周岁儿童,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对于法定 抚养人有抚养能力但家庭经济困难的儿童, 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 件的纳入保障范围并适当提高救助水平。对于遭遇突发性、紧迫 行、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家庭的儿童, 按规定实施临时救助时要 适当提高对儿童的救助水平。对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 落实困难 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政策。对于其他困境 儿童, 要加强政策衔接, 按照不叠加、就高不就低享受基本生活保障政策的原则, 统筹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责任单位: 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残联、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医疗康复保障。对于困难的重病、重残儿童,城乡居 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给予适当倾斜,逐步提高报销比例, 下调大病保险起付标准, 不设年度最高支付限额。对符合条件的 优先列入医疗救助第一类、第二类救助对象, 优先纳入重特大疾 病救助范围;其年度住院治疗费用在医疗保险报销、医疗救助后, 个人负担较多严重影响基本生活的, 符合条件的优先为其办理临 时救助。落实小儿行为听力测试、儿童听力障碍语言训练等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政策。对于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 养范围儿童、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儿童、重度残疾儿童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全额资助。将社会散居残疾孤儿纳入“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对象范围,救治工作逐 步由手术救治向医疗救治拓展。实施 0-6 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 度,为有需求的孤残儿童提供康复服务。鼓励引导慈善力量开展 针对困境儿童的慈善医疗救助项目,提供医疗、康复等服务。对 患急危重症困境儿童的医疗救治,实行首诊负责和先救治后结 算,按规定通过疾病应急救助资金补助等渠道支付费用。针对特 殊需求, 加快推进医疗费用支付、异地就医制度等改革, 让困难的重病、重残儿童看病就医更加便利。

  责任单位: 县财政局(医管中心) 、县残联、县民政局、县卫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基础教育保障。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儿童, 要落实教育 资助政策和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建立针对残疾儿童 的跟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 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的提供包括义务 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在内的 12 年免费教育。对于农业转移人口 及其他常住人口随迁子女, 要将其义务教育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和 财政保障范畴,全面落实在流入地参加升学考试政策和接受中等 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取得办园许可的残疾 儿童康复机构和有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增设附属幼儿园或幼教 班(部),开展学前教育。支持儿童福利机构特教班在做好机构内残疾儿童特殊教育的同时,为社会残疾儿童提供特殊教育。

  责任单位: 县教育局、县财政局、县民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四)监护责任保障。对于失去父母、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 成年人, 纳入孤儿安臵渠道, 按照有利于孤儿健康成长的原则, 采取亲属抚养、机构养育、家庭寄养和依法收养方式妥善安臵。 对于父母没有监护能力且无其他监护人的儿童和人民法院指定 由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的儿童, 以及查找不到生父母或其他监护 人的打拐解救儿童,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 对于儿童生父母或收养关系已成立的养父母不履行监护职责且 经公安机关教育仍不悔改的, 由县公安局将儿童护送至民政局设 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救助保护机构进行临时监护, 并依法追究生 父母、养父母法律责任。对于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严重危害未 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按照省法院、检察院、公安厅、民政厅《转 发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 的通知》(闽高法„2015‟ 124 号)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对于 决定执行行政拘留的被处罚人或采取刑事拘留等限制人身自由 刑事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县公安局应当询问其是否为未成年 子女唯一监护人并是否需要委托亲属、其他成年人或民政部门设 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救助保护机构临时监护, 并协助其联系有关 人员或民政局予以安排。对于服刑人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缺 少监护人的未成年子女, 执行机关应当为其委托亲属、其他成年 人或民政局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救助保护机构监护提供帮助。 对于依法收养儿童, 民政局要完善和强化监护人抚养监护能力评估制度, 落实妥善抚养监护要求。

  责任单位: 县公安局、县法院、县检察院、县民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五)孤儿保障。健全孤儿(含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下同) 基本生活费自然增长机制,确保基本生活费及时足额发放到位。 从 2017 年 1 月起, 我县孤儿基本养育标准为社会散居孤儿每人  每月不低于 900 元。机构供养孤儿每人每月不低于 1500 元,孤  儿年满 18 周岁后, 仍在高中(含中等职业教育)就读的, 可继  续按标准享受基本生活补助。各乡(镇)人民政府要积极为孤儿  投保重大疾病和意外伤害等商业健康保险或补充保险。强化孤儿  成年后就业帮扶,按照“劳动者自主择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原  则,鼓励和帮扶有劳动能力的孤儿成年后实现就业。孤儿成年后  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的, 按规定安排到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  就业, 享受相应补贴政策。优先资助农村孤儿危房改造, 优先保障城市孤儿廉租住房和其他保障性住房分配。

  责任单位: 县财政局、县民政局、县人社局、县住建局、各乡(镇) 人民政府。

  (六)残疾儿童保障。加强 0-6 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作, 加快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 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网络和 服务体系。逐步提高视力、听力、言语、智力、肢体残疾和孤独 症儿童的康复救助补贴标准。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特困供养残疾儿 童给予包括日常生活、住院期间的必要照料等基本服务。支持儿童福利机构在做好机构内孤残儿童服务的同时, 为社会残疾儿童提供替代照料、养育辅导、康复训练等服务。将福利机构内儿童 的非手术类救治和体检、康复治疗纳入“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 计划”资助范围; 将社会散居残疾孤儿纳入“残疾孤儿手术康复 明天计划”对象范围,参照福利机构内儿童的救治政策和做法, 实施医疗康复。纳入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的残疾人康复等服务要优先保障残疾儿童需求。

  责任单位: 县民政局、县卫计局、县司法局、县教育局、县残联、各乡(镇) 人民政府。

  (七)流浪儿童救助保障。要切实做好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 工作, 建立健全联动工作机制, 协同配合开展更加积极主动的救 助保护, 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救助。县公安局发现流浪 儿童, 应当护送到救助保护机构接受救助,其中由成年人携带流 浪乞讨的,应当进行调查、甄别, 严厉打击暴力致残强迫乞讨和 拐卖儿童违法犯罪行为; 县民政局要积极开展主动救助, 引导护 送流浪儿童到救助保护机构接受救助;县城管办发现流浪童, 应当告知并协助县公安局或县民政局将其护送到救助保护机构 接受救助。要健全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和打拐解救儿童寻亲工作机 制,推动其第一时间回归原来家庭。对寻亲无着的流浪乞讨未成 年人和打拐解救儿童,依法临时安臵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或儿 童福利院(我县儿童福利院未建设前, 暂安臵到市级未成年人救 助保护机构或儿童福利机构), 符合长期安臵条件的, 依法及时办理落户、入学等手续, 帮助其正常生活和入学。畅通收养渠道,对符合条件、 一年内寻亲无着的打拐解救儿童, 按规定及时办理户口登记手续,并进行妥善安臵。

  责任单位: 县公安局、县城管办、县民政局、县教育局、各乡(镇) 人民政府。

  四、健全保障体系

  (一)加快困境儿童救助机构建设。落实《福建省儿童发展 纲要(2011 —2020  年)》, 逐步完善儿童福利机构或社会福利 机构儿童部、救助保护机构场所设施, 健全服务功能, 增强服务 能力, 满足监护照料困境儿童的需要。要统筹发挥城乡社区公共 服务设施、学校、儿童福利院、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和工、青、妇、 残联组织以及社会力量举办的儿童活动场所的作用, 开辟儿童之 家等儿童活动和服务场所, 将困境儿童服务纳入社区公共服务体 系,让困境儿童活动有场地, 专业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有服务平台和阵地。

  (二)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儿童福利督导员或儿童 福利监察员工作规范, 明确工作职责, 提高服务水平。大力培养 困境儿童保障服务专业人才, 落实儿童福利机构、救助保护机构 内特教教师和医护人员相关待遇, 鼓励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 参加教育、卫生系列职称评审, 并在评审时给予适当倾斜。加强 孤残儿童护理员队伍建设,做好职业资格鉴定工作。社会工作专 业人才介入困境儿童保障领域,开发困境儿童保障社会工作项目。

  (三)筑牢儿童福利服务网络。加快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县、乡镇、村(居)三级工作网络。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参照农村留守儿童救助保护机制, 建立困境儿童安全保护机制, 统筹做好强制报告、应急处臵、评 估帮扶、监护干预等各项工作。县有关部门要与乡(镇) 人民政 府和村(居)委会做好相关工作衔接, 及时监测、发现、处理困 境儿童权益受侵害事件, 采取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要依托市或 县级儿童福利机构、救助保护机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机构、残 疾人服务机构、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等,健全困境儿童服务网 络,辐射城乡社区,充分发挥临时庇护、收留抚养、福利服务等功能。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切实承担困境儿童保障服务工作职责, 指导村(居)委会做好困境儿童保障服务工作。要建立翔实完备 的困境儿童信息台账, 一人一档案,登记造册,及时更新信息, 为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参与困境儿童保障工作提供信息支持;加 强与相关部门的工作衔接,及时办理困境儿童及其家庭社会救 助、社会福利、安全保护等事务。要依托社会救助“一门受理、 协同办理”工作机制和服务窗口, 及时受理、审核困境儿童及家庭有关保障政策的申请, 协助做好申请批准和资金发放工作。各村(居) 民委员会要积极协助乡(镇) 人民政府开展困境 儿童保障工作。要设立由村(居) 民委员会委员担(兼)任的儿童福利督导员或儿童权利监察员,负责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监督、指导和宣传等工作, 并通过村(居) 民委员会向乡(镇) 人 民政府报告情况。对于发现的困境儿童及其家庭, 属于家庭经济 贫困、儿童自身残疾或重病等困难情形的,要告知或协助其申请 相关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保障; 属于家庭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当 导致儿童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或侵害的, 要落实强制报告责任。可 通过择优选拔大学生村官、志愿者,聘请专业社工人才等,充实困境儿童保障队伍,协助开展保障工作。

  (四)发挥群团组织资源优势。县总工会、共青团、妇联、 残联、关工委等单位要发挥群团组织优势,广泛开展适合困境儿 童特点和需求的关爱、教育培训、维权等帮扶服务,加强对困境 儿童及其家庭的教育指导。妇联要大力推进儿童之家创建工作, 发挥基层妇联组织的作用,为困境儿童提供关爱服务。残联组织 要大力推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提高康复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 关工委要充分发挥老干部、老教师、老模范等优势,协同做好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工作。

  (五)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落实国家有关税费优惠政策, 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方式, 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 举办困境儿童托养照料、康复训练等服务机构。 大力发展困境儿 童社会工作服务, 积极培育组织专业社会工作力量,为困境儿童 提供心理疏导、精神关爱、家庭教育指导、成长辅导、权益维护、 资源链接、社会融入等专业服务。将困境儿童服务列入政府购买服务目录,鼓励支持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鼓励爱心家庭依据相关规定, 为有需要的困境儿童提供家庭寄养、委托代养、爱心助养 等服务。积极倡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通过一对一帮扶、慈善捐赠、实施公益项目等多种方式,为困境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帮助。

  五、强化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县人民政府是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责 任主体, 要将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经济社会发 展等规划,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 的重大问题。要完善工作考核, 强化激励问责, 制定督查考核办 法,明确督查指标,建立常态化、经常化的督查考核机制,定期 通报工作情况, 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要积极制定完善困境儿 童保障工作配套文件政策。加强各级各部门困境儿童工作信息共享和动态监测。

  (二)强化部门联动。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 作联动, 共同推进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县民政局、妇联要发挥牵 头作用, 履行综合协调、指导督促职责, 推动各部门共同做好困 境儿童保障工作。县发改局要积极支持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 救助保护机构、社区儿童活动场所、康复特教服务机构等儿童服 务设施建设。县财政局要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将困境儿童 保障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县卫计局、教育局、人社局要落实 好困境儿童医疗康复、教育保障政策, 加大困境儿童保障服务专 业人才培养力度, 落实相关职称评定政策。县公安局要积极会同民政等部门做好困境儿童信息核查、打拐解救儿童寻亲等工作,并依法依规出具相关证明和办理困境儿童落户手续。县民政局、 教育局、卫计局和公安局要督促和指导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 所、医疗卫生机构、社会福利机构、救助保护机构切实履行困境 儿童安全保护机制赋予的强制报告、应急处臵、评估帮扶、监护 干预等职责, 保障困境儿童人身安全。此外, 相关社会救助管理 部门要健全“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等工作机制, 确保符合条件的困境儿童及其家庭及时得到有效帮扶。

  (三)强化能力建设。统筹各方资源, 充分发挥政府、市场、 社会作用,逐步完善儿童福利机构或社会福利机构儿童部、救助 保护机构场所设施,健全服务功能,增强服务能力,满足监护照 料困境儿童需要。利用现有公共服务设施开辟儿童之家等儿童活 动和服务场所, 将面向儿童服务功能纳入社区公共服务体系。财 政部门要优化和调整支出结构, 多渠道筹措资金, 支持做好困境 儿童保障工作。要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 提供更加有力支撑;要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队伍建设, 制定儿 童福利督导员或儿童权利监察员工作规范,明确工作职责,强化责任意识,提高服务困境儿童能力。

  (四)强化宣传引导。加强儿童权益保障法律法规和困境儿 童保障政策宣传, 开展形式多样的以关爱儿童为主题的宣传教育 活动, 强化全社会保护儿童权利意识, 强化家庭履责的法律意识 和政府主导、全民关爱的责任意识。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恤孤慈幼的传统美德,鼓励、倡导、表彰邻里守望和社区互助行为, 宣传报道先进典型, 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建立 健全舆情监测预警和应对机制, 及时妥善回应社会关切。要注意 加强舆论引导, 强化家庭、社会、政府在儿童福利保障和服务管理中的责任意识, 切实维护困境儿童的合法权益。

  

 

泰宁县人民政府

  2017 年 2 月 28 日

  (此件主动公开)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