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乡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田乡笋竹两用丰产竹林示范片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泰大政〔2022〕11号
 各村委会、各站所

为贯彻落实《泰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泰宁县笋竹产业提升五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泰政办202131号)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印发《大田乡笋竹两用丰产竹林示范片建设工作方案》,望各单位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大田乡人民政府

                              2022315

 

大田乡笋竹两用丰产竹林示范片建设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尹力书记调研指示精神,巩固拓展提升“三明实践”内涵和成效,落实泰宁县笋竹产业提升五年行动计划攻坚任务,充分发挥大田乡绿色经济优势,做实做足“绿色+文章,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重大决策部署,立足大田乡笋竹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条件,按照“主攻二产、促进一产、带动三产”的“以二促一带三”产业联动发展思路,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笋竹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因地制宜、统一规划、突出重点、集中连片、合理布局,形成笋竹两用丰产竹林示范片,以示范片带大群体的形式,推动大田乡笋竹产业向好向外发展。

二、建设范围

全乡划定示范林面积1000亩,其中垒际村434亩、谙下村227亩,鱼川村495亩,林地为建设地块,位置详见附图。

三、建设时间

2021年至2026年

四、建设内容

(一)建设目标

经过三个大年的培育,丰产竹林达到如下指标:①平均眉径达9cm以上(1尺以上)。②毛竹丰产林立竹数达到140一180株。③毛竹丰产林立竹度要求达到结构合理:1-2龄(1度)立竹度株数为30%;3-4龄(2度)立竹度株数为30%;5-6龄(3度)立竹度株数为30%;7龄以上(4度)立竹度株数为10%。通过五年的调整,丰产示范片的亩产值达到800至1000元。

(二)主要措施

1.劈山清杂:8-10月份劈除林内的丛生杂草、砍除林内的杂灌、藤本,间伐或除去部分影响竹林生长的阔叶乔木的枝条。改善林内卫生状况,增加绿肥。均匀保留伴生树种每亩约15株,如枫香、杉、杂等乔木等,逐步形成竹阔混交林。

2.适度疏伐:留足1—5年生竹,疏伐时应按去小留大、去劣留强、间密留疏原则,适度间伐一些细、倒、病竹,促进竹林生长。

3.深翻垦复:每年的7-9月毛竹林垦复深度20cm,山脚缓坡等土层深厚、生长较好的竹林,深度为25-30cm,竹农可结合冬、春笋采挖实施垦复、清除杂灌、块石等措施,挖笋时尽量沿着竹山的等高线进行采挖,并尽可能在挖笋将上层的土壤往下翻一点,经过2-3年时间,逐步在竹林内形成与等高线一致的带状竹山,同时在带状平面内侧挖一条小沟用于施肥。

4.竹林施肥:每年5-9月开展。25度以下坡度地势比较平缓的竹林,采用林内开沟埋肥,即按间距1.5-2米开水平环形条沟、沟深15--20㎝,1米长沟内投肥约0.25公斤复合肥,投肥后及时复土,每亩施用复合肥40-50公斤。25度以上坡度地势比较陡峭的竹林,在距竹株40-50cm挖半月形沟,逐株施肥盖土;每亩施高合肥40-50公斤。

5.护笋养竹:①留盛期笋即清明前后(3月25日-4月10日)10-15天内出土的壮笋、空膛(档)笋(林空中生长的竹笋)、林缘笋(竹林边缘生长的竹笋)、留大笋、留壮笋。花年(大小年不明显的年份)竹林每亩健壮大笋30-40株。大年每亩留笋40—50株,出笋小年则注重选留大径级竹笋达到每亩年均选留春笋20—30株,以保证竹林新竹的增长量。②挖除清明之前的罐头笋以及清明护笋期之后的黄标笋,同时,加强春笋出笋期间从春分至谷雨后10天约40天的管护期,确保留养的笋棵棵成竹。③适当采挖冬笋,以增加经济收益。

6.号竹建档:每年6月底新竹长成后,用红漆或专用油笔在1.6米左右的竹杆上按年度数字进行号竹。如2021年春生长的新竹写上“1”。号字方向统一朝山下,便于观察,每年要进行一次号字,形成竹龄档案。

7.竹山灌溉:在竹山内建设蓄水池,每个/20立方米,蓄水池高于地面1.4米以上或下挖1.5米左右,池内有人步梯,出水口有设滤网,竹山内布设管道齐全,可供喷灌使用的每立米水可喷灌2亩以上的。

8.合理采伐:采伐在秋冬季毛竹休眠期进行,严禁在竹子生长季节采伐毛竹,以避免伤流。大小年分明的竹林2年采伐1次。9月下旬至次年2月进行采伐;花年(大小年不明显的)竹林在每年11月至次年1月(立冬-大寒)进行采伐。采伐严格掌握“三砍三留”的原则,即砍小留大、砍密留稀、砍劣留优的原则,不砍边缘竹、不砍空膛(档)竹。采伐年龄根据经营目的、竹材利用和竹林可持续经营等方面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凡未达到立竹密度要求的竹林,除采伐病、小、老竹以外,其它的竹不能采伐;已达到立竹密度要求的竹林,大年每亩采伐40-50根,小年每亩采伐20-30根。为保证竹林合理采伐,以号竹年限为基准,存3去4不留7(即留3度竹,砍4度以上的竹,决不留7度竹)。

五、丰产竹林示范基地建设验收标准

(一)护笋养竹。根据竹林现状和培育目标,春笋大年竹山挖春笋应首先考虑留养新竹,一般在“清明”前后发笋高峰期留健壮大笋,大年竹林留养新竹40株/亩以上,花年竹林留养新竹30株/亩以上,小年竹林只挖退笋,健壮笋全留,留养新竹20株/亩以上,平均胸径9寸以上,每亩立竹量达130株以上,分布均匀。

验收方法及补助标准:采用抽样调查法,每50亩林内随机抽取抽取样圆10个,查看每亩留竹数量,达到留竹数量及尺寸予以补助100元/亩。

抚育与施肥。竹林抚育锄草、松土外,应着重消除林据的树蔸、竹蔸、草头等。施肥:施肥可选用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复合肥或毛竹专用肥。施肥方法:采用沟施、穴施。施肥时间:5 -6月份或8-9月份,结合抚育时进行。

验收方法及补助标准:采取随机抽查,掘开施肥带(穴),查看沟(穴)深度不得低于15厘米,单株施肥量不得少于400克。每50亩抽样调查200株。验收合格,每亩补助200元/亩。

竹林标号。新竹长成当年的秋末冬初,逐株号竹,在竹杆1.6米外用碳笔标明出笋年度。

验收方法及补助标准:采取现场查看方式,有标号切标记规范每亩补助30元/亩。

竹林标准地建设。示范片内选取代表性的地块3块,设立标准地(面积100平方),收集各项林地各项原始数据后,采取重施肥,精耕作方式,每年施肥两次,长效复合肥一次,孕笋期化肥追肥一次,地块进行块翻恳复等精细措施,把山当田种,把竹当菜种,每年收集数据进行对比,探索各项措施对竹林丰产的效益比,研究特用竹材(排竹、近海栽植用竹)培育方法。

验收方法及补助标准:采取内业查看与现场查看相结合方式,内业各项资料清晰,档案完整,外业查看标准地各项丰产措施,符合标准每个样地补助1000元。

竹山灌溉蓄水池建设每个20立方米,蓄水池高于地面1.4米以上,池内有人步梯,出水口有设滤网,竹山内布设管道齐全,可供喷灌使用的每立米水可喷灌2亩以上的。

验收方法及补助标准:采取现场查看验收方式,符合标准每立方米奖励200元整。

六、工作要求

1.强化保障措施。加强与上级农业农村部门、林业局的沟通交流,由乡林业站全程技术指导,示范林所在村抓好具体组织实施,经营主具体作业实施。

2.严格验收标准。林业站、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采取现场查看、抽样检验等方式进行标准验收,对施工工序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要求实施,对未按时序、设施、材料、方法、质量要求施工的进行监督整改,同时还对工作现场出现的其他问题进行协调解决。

 

附件1:大田乡谙下村毛竹丰产林示范片位置图

附件2:大田乡鱼川村毛竹丰产林示范片位置图

附件3:大田乡垒际村毛竹丰产林示范片位置图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