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
来源:泰宁县政府办 时间:2015-12-17 10:42

(一)非遗保护

1、泰宁梅林戏——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泰宁历史悠久,人文发达,民间文艺活动极其繁荣,梅林戏正是在雅、俗文化交融的特定环境下应运而生的。

明清时期,泰宁的梅林村村民,每逢大事即邀请徽班来村里演戏助兴。由于村民酷爱戏曲,平时也进行一些以道士腔为主的演唱活动,很是活跃。清朝乾隆年间,泰宁县朱口梅林村有一寡妇周氏,家境富裕。有一年过生日,聘请浙江的徽班来家连演数日为其贺寿。后来周氏为了能常看到戏,筹钱聘请徽班艺人为家乡子弟传艺。从此,梅林乡人以学戏为一大乐事,在梅林及邻村,人人都能唱几段梅林戏。当时流传一首民谣:“梅林十八坊,十个子弟九担箱,敲起叮咚鼓,唱起摩郎腔,茅担抬石臼,抬到段中央,搭起土戏台,唱到大天光”。此后代代相传,先后成立民间各类职业和业余班子,其中“福庆班”、“火贤班“曾名盛一时,演出市场远拓至浙江温州、江西各地。

解放后,民间业余剧团活动频繁,1959年泰宁首届文艺会演,朱口业余梅林戏剧团演出的传统折子戏《报花名》参加会演后,引起了县里高度重视,并以此曲牌编排《敬酒》戏,参加省文艺调演,引起省里专家及省文化局领导重视,福建省戏研所派专家速赴泰宁,组织人员挖掘整理出散落民间的脚本800多个、音乐曲牌100多个。1960年成立梅林戏剧团。“文革”期间大量资料被烧毁。1980年恢复梅林戏剧团。1983年梅林戏剧团又组织人员到浙江、江西、安徽等地对梅林戏曲牌、声腔进行对比考据、调查研究,编写成一本《梅林戏音乐集》,该集收录了梅林戏曲调100余个。1992年梅林戏剧团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在被选拔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中,新编梅林戏《贬官记》获优秀剧目奖、优秀编剧奖,黎秀珍获优秀表演奖;1996年《关公怒》获省第20届戏剧会演剧目奖、导演奖、编剧奖;2002年《求骗记》获省第22届戏剧会演剧目奖、导演奖、编剧奖、音乐设计奖。2004年小戏《冤家》获首届“国际小戏艺术节”银奖。

梅林戏的演出风格保留了徽班早期的艺术特色,吸收了闽西北山歌小调、道教音乐,风格粗犷、多样。早期的梅林戏唱词、道白采用本地土官话。伴奏乐器分为文乐、武乐,文乐有:胡琴、三弦、琵琶、月琴、大梅花、小梅花、竹笛。武乐有:大鼓、战鼓、叮咚鼓、太平鼓、平锣、小锣、大小铙、钹等。梅林戏的类别可分为:仪式戏、彩头戏、拆戏、本头戏等4种。

梅林戏的演出团体过去俗称“班子”,清代乾隆、嘉庆年(1775-1820)走向繁盛。自朱口镇梅林村周氏创建第一个梅林戏班子(四季班)后,全县10个乡镇都相继办起班子,截至解放初期,全县共有非职业和职业班子26个,从业人员1200人。梅林戏班子表演流派出现了北、西两派。北派组班地区有泰宁城关、朱口、上青、龙湖、新桥等乡镇,吸收了浙江婺剧、江西弋阳腔唱腔及表演风格,剧目繁多,上演剧目多宫廷戏、三国水浒故事戏,唱腔高亢、粗犷。主要演出班子有龙湖镇的“四季班”、“童家班”,朱口镇的“四季班”、“山皮班”、“草鞋班”、“福庆班”、“火贤班”,上青乡的“四季班”、“半岭班”、“德兴班”,新桥乡的“福仙班”,城关镇的“长兴班”、“双福班”、“德顺班”。演出市场较广,西达江西鹰潭、抚州,北至浙江江山等地。西派活跃于大布乡、梅口乡、下渠乡等地,唱腔及表演上保留梅林戏早期风格,以民间生活戏、才子佳人戏为主,表演风格委婉,感情色彩浓厚。班子主要有大田乡的“金福班”、“银福班”,下渠乡的“四季班”、“大福班”、“永兴班”,梅口乡的“吕家班”,大布乡的“四季班”、“福善班”、“福庆班”、“福顺班”,龙安乡的“垅前班”“张家班”等,演出市场主要在泰宁邻县明溪、建宁、将乐、永安、连城等地。民国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许多班子都相继解散,艺人流落乡间。新中国成立后,全县各乡镇又兴办起19个梅林戏业余戏班,再度兴起了梅林戏热潮,1960年4月1日泰宁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了第一个国家专业梅林戏剧团。

梅林戏的传统剧目十分丰富,1960年统计共有800多个,其中相当一部分已失传或在文革期间被焚。剧目以历史剧为多,其次是才子佳人戏和民间生活小戏,传统剧目主要有《飞龙带》、《门栓记》、《雌雄鞭》、《双贵图》、《绣花球》等200多部,这些剧目多属手抄本;新编剧目(1970至今)主要有《迎新人》、《红枫崖》、《公社新书记》、《关公怒》、《邹应龙》、《刘二婶回村》、《难咽的苦果》、《认儿子》、《贬官记》等32部。

2大源傩舞——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5年,新桥乡大源傩舞被列入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大源村又荣获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其中,傩舞是主要文化元素。大源傩舞起源于北宋初年,这个村严氏老祖宗做了大官,据《泰宁县志》记载:唐五代,姓严名续字安上,籍贯泰宁县新桥,南唐升元元年(公元937年)任尚书左仆射兼中书待郎(宰相衔)。传说这个村的傩舞是由他带来的,当时叫“和藩舞”,用来娱神娱人,谐趣逗人。后来增加四人抬一个塑像,傩舞人围着塑像起舞。这个塑像是严续的恩人叫赵元德,传说严续在朝为官,由于官场斗争,相互倾轧,身处逆境的严续,被官兵追捕,幸得一禁官赵元德将他密释,幸免于难,后避过风头,严续再度出山,仕途飞黄腾达(官居宰相衔)。严代子孙为了纪念恩人赵氏,将塑其金身,每年农历十月十五日跳傩舞是以示祭祀。

傩舞在闽赣边界一带广为流传。但新桥乡流传较为普遍,有上大源、下大源、长岭、蓬坑等村,其中以大源村的傩舞最为有名,虽形式与舞步雷同,但非全似,具有浓厚的风土特色。解放前,每逢新桥街迎神庙会,以大源为主的数支傩舞队,陪同菩萨出游。如农历三月二十三日迎妈祖,五月迎五谷神,十月十五迎将军神(即赵元德塑像)。可看到一支支傩舞队,沿途表演,热闹非凡。现大源傩舞队,每年仍有春、秋两季祭祀活动(农历五月、十月)。上世纪50年代本县多次举办汇演或调演,都有大源傩舞队参加,并多次荣获各类奖项。1998年参加三明市民间民俗文化调演,取得极大成功,荣获优秀演出奖。近几年,先后参加了省、市、县、乡组织的民间文艺调演或大型艺术活动,如客家祭祖庆典、民间民俗文艺调演,庆祝香港回归的大型踩街活动等,均获得好成绩,省、市、县电视台都相继宣传报道了这支农民傩舞队。2001年9月浙江卫视制作了全国卫视旅游节目――古傩新编。1999年“5.1”,2001年的“10.1”黄金周期间分别在大金湖野趣园和“大金湖水上赏月”活动为游客演出,今已成为泰宁大金湖旅游一个“看点”,深受游客喜爱。2003年6月被福建省文联、福建文艺者协会收为“福建省民间艺术成员”团体单位。2005年6月参加在南昌举办的“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演出,荣获银奖及优秀表演奖,6月20日赴京参加CCTV新闻部举办的中国“魅力名镇”展示表演。

大源傩舞的发生、发展、经历了唐、宋、元等朝代的形成期,明、清至民间的兴盛期,新中国成立初至“文革”的转折期,“文革”期间的沉寂期。傩面具、服装、道具被当成“四旧”全部烧毁,傩舞活动停止。改革开放后的挖掘抢救,推陈出新、弘扬振兴期。

大源傩舞表演内容丰富多彩,动作古朴悍猛奔放。在远古“仰韶文化”中就发生了原始傩舞,泰宁作为古越族,先民傩文化的遗存,大源的傩舞因其形神兼备,舞姿原始古朴奔放,表演前要到祠堂烧香告祖,祈求演出平安,后才去表演,极具原始特征。傩舞表演者头戴假面具引舞,笼罩着原始宗教气氛,其特点是神性强于人性,而形象基本上是人禽(畜)合体,幻想色彩极为浓烈。基本内容:一是表现一些部落宗族所崇奉的天帝之间的联盟或战争,以及原始狩猎、图腾崇拜和顷怀恩人、祀奉先祖、崇教神佛的祭祀仪式。如“蹈卦”“游行”“磨磐旋转”“对阵”等动作,就反映了原始社会劳动、生活、战争的场景。二是它直接产生于劳动过程,与音乐、舞蹈紧密结合在一起,可以说是人们劳动过程中动作和调节劳动步调的场景,舞蹈中发出“嗨嗨”的声音,起着协调和组织劳动的作用。三是先民们为了驱疫赶鬼祝福、招财进宝、就产生了“伏魔降妖”“魁星点斗”“跳财神”等庆典欢乐的舞蹈。四是它以人类主体的抗争和顽强的生命活力,追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蕴含着浓烈的生命意识和生存意识。如“金童玉女”手捧“玉如意”“蟠桃”“金元宝”走在舞队最前引路,象征吉祥如意、长命宝贵。五是当笑容可掬的弥勒佛出现在人们面前时,就体会到鸿福齐天、歌舞升平、河清海晏的盛年景象。六是人物各有特色、形象生动,表现出内容丰富的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人们表达美好愿望、自娱自乐的民间艺术形式。其动作简朴、刚劲、保持较多的原始韵味,可称为“中国古代舞蹈的活化石”民族文化的精典。

大源傩舞所用的道具主要有面具、鼓、尺板、木鱼、旗幡。大源傩舞面具是用樟木雕刻彩绘而成,不怕虫蚀,不易腐朽,善于保存。艺术风格多种多样,突出鬼神人兽,或威严肃穆、正义凛然,或古朴稚拙,典雅文静,或凶煞狰狞、妩媚风趣,主要有弥勒佛、四大天王、护守天尊、风、雨、水、火诸神、金童玉女、鸣金擂鼓天兵等。“玉如意”、“金元宝”“蟠桃”各一对均以硬木材质雕刻而成。大红旗一面,上书“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八个大字。乐器有大鼓一面,直径86公分,肚径100公分,高65公分;小鼓20面,直径32公分,肚径36公分,高13公分;大钹2对,直径36公分;大锣2面,直径36 公分;尺板6对,硬木材质制作而成,长30公分,宽约40公分;唢呐2支,京胡1把,二胡数把,笛子2支。

3、大源赤膊灯——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泰宁新桥的大元村,从宋代开始就有闹灯的习俗,流传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因为这里的灯没用灯笼,所以也叫“赤膊龙灯”。相传先人住在大山里,为了防御山林野兽在村里出没,晚上常要举着松明火把绕着村子巡逻、游走,后来逐渐演变发展成了“灯”。

每年过年,村民们就会早早的把龙头供奉起来,到了闹灯这天,村民都要到族长那里领取蜡烛,每户一板灯领六支特制蜡烛。傍晚,起灯锣鼓一响,就要出灯了。村民们扛起自家的灯桥,到指定地点串联起来。龙头在前,龙尾在后。龙身由百来户村民的桥灯组成,串连龙身的顺序是按先前抓阄定下先后的。一声令下,大家点燃蜡烛,在锣鼓声、鞭炮声中起灯出游。龙灯在田间、村间,以及各家门前游走,所到之处鞭炮香烛相迎,祝福不断。闹灯到最后,在大块的田间排成“福”字、“寿”字等造型,形成高潮,祝福所有人在一年里快乐幸福、健康长寿。

赤膊龙灯的服饰道具有别于其他桥灯,别处桥灯扛在肩上或举灯,而赤膊灯则是倒提在手上;别处桥灯用灯笼罩着蜡烛,赤膊灯不用灯笼,而用“风吹不怕,雨打不灭”的特制蜡烛;灯的盏数也不一样,大源用六盏。因此,赤膊龙灯的灯板更长,除了两头连接孔外,中间仅有距离相等的六个插蜡烛的小孔,连接木棍稍微短一点,连接插销栓在下端,木棍上方还有一插销,用来系扣红布带,以便手提灯板行进。舞蹈音乐主要在起灯、游灯时,用锣鼓点子控制节奏。

4、上青道曲

上青道曲是泰宁县上青乡民间道坛保留下来古老的道教清微派音乐。清微派滥觞于唐,发展于宋末元初。建宁县籍道师黄舜申以雷法名世,于宋宝祐(1253-1258)年间曾任检阅,宋理宗赐号雷渊真人,被公认为“清微派的著述大师”。泰宁与建宁山水相连,人文一气,也是清微派盛行之地。明清以后,南方清微派受民间佛教和其他道派影响,吸收了许多民族宗教科法而发生衍变,泰宁等地的“普庵教”即产生于这种结合,其中,上青道曲就大量遗存和流传了这种道坛音乐。上青道曲以清微派道曲为主干,还包容了其他道派音乐及民间戏曲、小调、民间演奏乐等音乐形态,成为当地历史以来集宗教与民间音乐融合的音乐大成。它是道教文化中稀有的文化瑰宝,也是泰宁及至闽西北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上青道曲选录》是根据老道师记忆传谱以工尺谱形式记录下来,再以简谱形式整理出来,共收录170余首。根据上青道曲的功能作用,大体分为8类,即迎送神赞宝诰类、赞类、忏颂类、拜斗步虚类、神咒类、祀孤类、仪式杂调类、伴奏曲类。其中1-6类大部分为清微派科仪音乐曲调;后3类是道坛与民乐演奏班所共用。

(二)民间灯舞

1、上青桥灯

桥灯相传最早始于大唐盛世,是泰宁形式最普遍、地域最广扩、参与人数最众多的一种群众文化活动。从北边的新桥到南面的大布龙安,从东面的开善到城西的大田,村村镇镇都有舞桥灯的习俗。只是灯桥的长短不同,有的一米五六,有的两米多;每板灯桥的灯笼个数不一,有的2个、有的3个、有的4个;参与的人数及桥灯的长度因地而异,小村落人数少,几十桥灯,一两百米长。大的乡镇出灯的人多,数百桥灯笼,排了几里路长。上青桥灯最富盛名,加有龙头龙尾。不带龙头龙尾的有大田的蚯蚓灯等。

上青的桥灯磅礴、大气,有着很高的工艺水平和欣赏价值。做桥灯虽然并不很复杂,但工艺要求都十分讲究而精细。要选用上好的杉木做成灯桥,用上等竹子材料做灯笼。龙头和龙尾至关重要,要单独制作,村民灵巧的手剪出龙鳞后,用胶水贴好。龙头做成后,要由村里德高望重老人给龙头点眼,在龙头书写“王”和“山”字。上青的桥灯一般每户一桥,做好的灯桥一般都是由各家各户自己保管,而龙头龙尾则保管在寺庙中。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好客的上青人都会邀请四邻八乡的亲朋好友前来做客,每家每户都会做特色小吃暖菇包子、油酱豆腐来招待客人。一则是过上元节,二则是观看桥灯出游。正月十四、十五的傍晚,村民在鼓乐声中请出龙头龙尾,放在街道的中心位置,而后一桥一桥接上。大的村庄有100多桥,小的村也有20多桥。举龙头之人很讲究,要在本地有影响力的、德高望重之人才能举。前四桥也有讲究,大家都礼让给身强力壮的、家里有福气的人来举。龙尾一般由年纪较大的人来举,因为他们稳重,不出风头,不计功名利禄。

出灯之前,要进行一番傩舞表演。表演完后,闹灯人每人肩扛灯桥,手扶木栓,敲响锣鼓,由老龙开路,桥灯随后,先到村前社公庙前舞一圈,接着进村一家一户地舞。每到一家,户主便要燃放鞭炮迎接。游罢全村,各村的桥灯都汇集到乡集镇一起闹灯,以示团结一心。热闹之后,在老龙的引导下,桥灯开始到山岗田塍上转悠,这是一场集体的狂欢。

桥灯音乐较为简单,大多只带锣鼓队,上青的桥灯锣鼓具有浑厚感和震撼力,老远就能听出是上青桥灯到了。俗语“灯”与“丁”谐音,灯多就是丁多,迎合了农村追求人丁兴旺的传统心理,所以村民们闹桥灯的热情都很高,传承也较为简单,只要有劳力就行。

2、朱口花灯

花灯也和桥灯一样,在我县的许多乡镇都有,但以朱口花灯最负盛名。朱口花灯每年举行两次灯会,一次是正月 十五元宵节,一次在农历二月初四的妈祖庙会期间。其中尤以二月初四的灯会最为热闹,白天迎神,晚上观灯,非常紧凑。朱口灯会的组织工作由各坊的“灯案”组织负责,过去朱口分八个坊,这八个坊是:太平坊、隆盛坊、福善坊、兴贤坊、崇德坊、文明坊、长寿坊、忠义坊。八个坊坊坊都有一个民间自发组成的灯案,由灯案通知本坊村民每户出灯一盏。朱口是泰宁最大的乡镇,人烟稠密,加上周边梅花村落,总户数在两千多户以上,因此年年花灯数量都很多,加上灯会中的旱船、高厂、高跷、蚌壳舞、采茶扑蝶舞等文娱表演以及锣鼓、笙管弦乐队伍,每年花灯游行都达一华里多长,声势浩大,十分壮观。灯会期间,各坊的灯案又互相攀比,竞赛,更推动了花灯品种、技艺的进一步提高。

朱口花灯品种繁多,千姿百态。以题材分类:有歌颂劳动生产的舂米灯、筛米灯、推磨灯等等;有反映农民辞旧迎新、祈福纳祥心理的龙灯、绣球灯、莲年有余灯、榴开百子灯、如意吉祥灯等等;有表现民间传说、戏曲故事的八仙过海、唐僧取经、王氏推磨、三英战吕布、文王会子牙灯等等;有摹仿家禽造型的鸡灯、羊灯、兔灯、猴灯、马灯、鱼灯等;有摹仿花草蔬果的南瓜灯、莲花灯、桔子灯、茄子灯以及仿照民居建筑、日用器皿的亭子灯、游船灯、花轿灯、花鼓灯、花瓶灯等等。如果以制作形式来分,有静止的和活动的两种。如前面谈到的歌颂劳动生产题材的舂米、筛米、推磨灯都安装了一根可以拉动的暗杆,拉动暗杆,利用力的传动装置使花灯上舂米的石杵上下不停地运动,使花灯上的米筛、石磨来回不停地转圈,于是石杵、米筛、石磨便都动起来了。利用这种原理运动的花灯还有斗鸡灯、双羊斗角、猴子爬杆灯等一大批。再如表现民间传说、戏曲故事题材的八仙过海、三英战吕布等大都装在走马灯上。走马灯是一种装有内外两层灯壁纸的花灯,这些戏曲人物一般装在里面附有轮子的一层灯壁上,点燃灯中的蜡烛,使周围的空气受热,空气受热后上升,推动轮子转动,轮子带动花灯内壁,于是这些戏曲人物也跟着转动,转动的内壁人物与静止不动的花灯外壁景物相互对照衬托,转动就更明显了。

朱口花灯制作工艺十分考究,每盏花灯都溶编扎、剪纸、镂雕、绘画、纸扎等多项技艺于一炉,色彩大红大绿,对比强烈、显示出热闹、火爆的节日喜庆气氛,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如果说上青桥灯表现的是粗犷、简朴的风格,适宜于从远处观赏它的整体气势的话,那朱口花灯则更追求细腻、逼真的艺术效果,每盏花灯都可以看成为一种独立的工艺品,可以单独地把玩观赏。尤其是前面讲的那批能够活动的灯饰,更是令人赏心悦目,赞叹不已,充分显示了朱口劳动人民丰富的艺术创造能力。

由于朱口花灯制作精巧,别出心裁,吸引很多周边村镇的民众前来观看,年年灯会都是人山人海,村民们家家都住满了观灯赴会的亲眷;为沽酒割肉款待亲友,无形中给村民增添了不少的开支,主人不但不嫌弃,反而认为宾客越多越光彩,心里也越高兴。机敏的商贩们看到灯会期间人流量大,也不辞辛苦从邻乡邻县争相赶来摆摊设点,推销货物,且年年都能做成几宗好买卖,久而久之相沿成习,逐渐形成一年一度的固定商品交易会期,对于促进山村农产品的流通,解决农民生产生活需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朱口花灯历史悠久,相传始于清光绪年间,当时一位姓黄的朱口富商到苏州去做生意,见苏州灯市花灯精巧,玲珑剔透,心中赞赏不已,回乡以后即出资派了两位心灵手巧的乡邻前往拜师学艺,回来传授。以后年年扎灯,代代流传,直至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困难时期才自行中断,到八十年代又重新恢复。1995年还成立了花灯协会,花灯协会有朱口镇、村两级领导直接出面协调,筹措经费.有村股东会提供扎灯用的竹篾,近几年连续举办了好几届花灯灯会,并在灯会结束后举行花灯评奖活动,对于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保留和发展这一传统民间艺术活动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3、东坑鱼子灯

鱼灯是城关茶东坑村独有的一种游灯形式,据传它始自于清朝道光年间,距今也已180多年了。茶东坑的鱼灯不象其它灯种—旦做成可用上几年,而他们的鱼灯则是一年一换,逐年提高,不断创新。因此,有着很高的工艺水平和欣赏价值。每户做一盏鱼灯虽然并不很复杂,但工艺要求却十分讲究而精细。茶东坑每年玩的鱼灯,都是由各家各户制作和出灯,但制作是集中统一起来的,制作时间一般是在正月初四至初六这三天进行,这样,可以互相学习和提高。

首先是用上等竹子材料做鱼灯模型,鱼头和鱼尾至关重要,为单独制作,此材料要削得细腻而光滑,使之做成之后拼起来有很强的灵活性和真实性。两片鱼鳃要精心制作,其框架弯曲度全靠制作人的灵性和手感来掌握,以做成匀称准确的头尾模样。其次,是鱼鳞剪花,这是一项很细致的工艺,必须讲究分寸和平直。鳞花材料是采用很薄而光滑的红纸,在红纸上裁剪鳞花是用锋利的剪刀来操作,鳞花既不能剪太粗也不能剪太细,其粗细要与模架大小相吻合,即与整条鱼的大小成恰当的比例。第三,是粘贴鳞花,这道工序要特别细心,操作顺序是:先在做好的骨架模型表面粘上浆糊,然后贴上一层易透光而很薄的棉纱白纸作衬底;接着在白纸上面贴上已剪好的鳞花纸片,贴花时要用两手将鳞花纸片拉紧,但要控制适度,以免把鳞花拉断,眼看拉出了明显的鳞花才能贴上,这样一片片鳞花就自然而然地显露出来,让人对鱼鳞产生一种直观和立体的感觉。第四,是点眼,描鳃和画翅,这项工序要有一定的美术工艺基础,一般是由艺高技巧的做灯师傅统一掌握,用红、兰、黑三种浓淡不同的颜色描绘而成。第五,是装灯照明,鱼灯是在夜晚这个特定的时间里活动,之所以称其为“鱼灯”,顾名思义就是鱼和灯的结合,这两者互为作用,相辅相成。灯是装在鱼腹之中,夜间借助灯光的作用,将鱼的外形特征和活动情景衬托出来,即前面讲到的让人产生直观和立体的感觉。灯的制作很简单,是在一个杯子里盛上白米饭和茶油,再放一块古代使用的中间有个洞的铜钱片,洞中穿插一根白带子做灯芯。由于燃料是采用真茶油,故灯一点燃就会散发出一股股香味来,这种照明灯也叫:“茶油灯”。最后是上根手提的竹子把柄,这样一盏鱼灯就全部完成。准确地讲,茶东坑的鱼子灯是“鲤鱼灯”,人们还称“吉祥灯”。

茶东坑村有一个合族共用的宽畅大厅,是古老的祖厅,凡全村的婚丧喜庆等一切大事活动都在这个厅里举行。当然,正月十五日元宵夜晚的鱼灯无不例外也是先在大厅活动。舞灯在震天动地的三响“三品铳”声中开始,这时排好的两列鱼灯,从大门前左右两侧同时进入大门,厅上鞭炮阵阵,锣鼓声声,鱼灯对对,表演非常好看,场面极为壮观。鱼灯在厅上舞过—阵后,再延伸到村前露天空坪上,此时只见鱼灯越演越烈,鞭炮越放越响,锣鼓声、鞭炮声和“三品铳”的巨响声交织在一起,前后持续两个小时的鱼灯活动,使整个村庄充满了灯火辉煌,色彩斑斓,人心涌动,热闹异常的气氛。

鱼子灯的表演程式是遵循鲤鱼在水中的生活习性和游水动作,按戏游、结伴、冲浪、出水和跳龙门五大动作排列,进行完整的表演。特别是鲤鱼跳龙门的场面尤为形象生动,只见成双成对的大红鲤鱼露出水面,由低而高,再腾空而起直跳龙门,使一盏盏鱼灯显得格外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再加上锣鼓的紧密配合,更使全场演出产生一种动作紧凑,节奏鲜明,热闹异常,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鱼灯在本村玩过之后就进入县城,把鱼灯活动推向高潮。进城的时间没有统一规定,有些年是在初六、初七两个晚上,有些年是安排在元宵佳节夜晚。进城这天,掌灯队伍早就吃上晚饭,经准备一番就急忙下山,沿途一路欢歌一路灯,兴致勃勃地来到了县城。城里人一听“茶东坑”的锣鼓声音就知道是茶东坑的鱼灯来了,往往是鱼灯未进城而锣鼓声音先进了城,大家无不喜出望外,拥上街头观赏鱼灯。

4、大田蚯蚓灯

大田的桥灯,没有龙头、龙尾,远远望去蜿蜒曲折,犹如蚯蚓一般,所以叫它“蚯蚓灯”。相传大田的蚯蚓灯始自于明朝年间,沿袭至今,表现人们欢庆节日,祈求风调雨顺,人丁兴旺、五谷丰登、天下太平的心情。

这里的桥灯的灯板、桥棍与其他地方差不多,此地仅用两灯一桥,不用龙头龙尾。灯笼的做法也不一样,呈八面的橄榄形,贴的是用色纸雕刻精美的吉祥图案,灯笼上方配有插花束,显得精美漂亮。每年正月十四、十五的傍晚,村民敲锣打鼓,准备出灯。一番热闹之后,随着福首“出灯了”的一声吆喝,(过去用三品铳发号)每家每户就会扛上桥灯,放在街道中心位置等候,而后一桥一桥相互连接,一般都接100余桥,长200余米。桥的连接也很有讲究,最前面一桥大都是由德高望重、对村有贡献的人来举,最后面一桥是由有一定威望、家有财气、福气的人来举。

出灯之前,也要先进行一番敲锣打鼓,然后起灯出发,先到公庙前停下。随着三品铳响,鞭炮锣鼓齐鸣,正式出灯开始,绕田野转几大圈,来到“百担丘”田中间进行盘灯,盘灯时形状酷似蚯蚓蜿蜒行进。这里是大田的中央地带,东面能祭神光寺、逢来庵;西面能祭七宝庵,庵上菩萨也能观赏,以保佑人间平安太平。最后盘成圆形,象征村民大团圆。盘灯后回到村庄,从外到内环绕大街小巷游行五圈。舞到高潮时,村民把灯拉扯成几段,再连接,再拉扯成几段,如此反复多次,意味道着蚯蚓一条能变成多条,有极强的生命力,象征着在这块土地上人丁兴旺、五谷丰登。

闹灯直闹到深夜12点以后,方才收灯。收灯回家,家家户户放鞭炮迎接,再把灯放在自家的祭台上敬贡。最后村民家家户户把自家的桌椅摆在街上,邀请亲朋好友入座,拿出自酿水酒、暧菇包子、汤圆、粉干、白棵、油饼、年糕等特色小吃,来招待客人,形成“流水宴”席。人们亲切畅谈、划拳,热闹通宵。

5、龙灯

龙灯只有城关的三四条和部分乡镇有舞龙灯。旧时的龙灯是各地自制的,龙头、龙尾用竹篾扎制,再敷上白纸,用颜料画好,龙身是用细篾编制的灯笼,整条龙用一块长长的白纱布把龙身的灯笼罩住,再画上龙的鳞片,以前龙灯点的是茶油浸泡过的棉绳条,又亮又没烟。后来改用灯泡和干电池。

城关的龙灯主要是正月元宵节前出灯,通常是大街小巷游走和到店铺、居民家的庭院祝贺新年,所到之处锣鼓喧天、鞭炮轰鸣、热闹非凡,给节日增加不少喜庆气氛。

6、线香灯

也称稻草龙,是小孩子正月玩的一种灯舞,传说它最大,和别的龙灯、桥灯相遇时,都要让线香灯先行。线香灯用五节或七节稻草扎制,每段稻草把约50厘米长,10余厘米粗,再在稻草把中插一根可以举的竹竿,再用稻草绳把每一节的竹竿连串起来。龙头稍长,也要用稻草扎出张开嘴巴,和两个龙角,剪一块红纸做舌头,塞两个木炭做眼睛。尾巴一节更长一点,由粗头慢慢扎小来,就是龙尾。

出灯时,由10来个小孩组成,每节要一个人,小锣小鼓要两三人,还要一个嘴巴甜会讲话的小孩背“篮姆”(装食物的袋子)。从大厅出灯前,也要点线香,放鞭炮,并且每一节稻草龙上都要多插几支线香,敲锣打鼓出发,到人家的门前坪上、厅上转三圈,并口喊“发财,发财!”,“升高,升高!”主人都会放鞭炮迎送,并在每一节草把上插上线香,还会拿出花生、豆子、糍酥及小钱送给背“篮母”的装着。就这样一路游走,稻草龙身上插满线香,远远看去,就像一条火龙。

收灯后,小伙伴们聚在一起,平分受赠的小钱和很多的食品,笔者小时候曾多次参加,每次都感到十分高兴和满足。

7、车灯(车轮)

开善昔日的车轮即如当今的彩车,不同处在于现在用橡胶轮子,当年用松木轮子;现在用机动,当年均为人力推动。根据开善老人介绍和保存的老车架看,彩车确实有点漂亮。架为四、五层竹、木质骨架,高约4米多,底下安四大松木轮子,每部用扎篾、色纸扎糊成雕梁画栋微型古代楼阁。三层至五层的“彩楼”上用布带固定两个扮成“公子”、“小姐”的孩童(选体轻勇敢者),用丝瓜筋做成手脚摆成“公子”、“小姐”要表现的姿势,每辆车扮的戏和故事不一样,有扮小放牛的、西厢记的、天仙配的、梁山伯祝英台的等。车的两边穿两根大木杠,以便在不能用轮子推的地方,用8个人抬着行进。

制作车轮是非常精细的工艺活动,每辆造价在当时要4石大米。开善会扎制车轮的艺人均为世代彩扎艺人,到解放初只有枫林的廖宗顺、塘边的江祖纳、下墘干江征泰、余地的“哑巴子”、上坑的伍业寿等不多的几人。轮到余坊尾做东迎侯王时,这些民间艺人都被邀请来制作车轮。接了任务的人,要提前好几个月进行准备,在造型、工艺水平各方面都带比赛意识,每次迎车轮都有一比高低、显示工艺水平的竞争含义,故开善的彩车一届比一届好。余坊尾江姓分七房,每房任务一辆车,如伯安公一房,负责一辆,伯诚公有五房负责五辆,合计六辆彩车(伯骥公房人少,没出车,只出一队跳神)。

8、轿灯

轿灯是迎神庙会中陪伴菩萨游方的一种文娱形式。如弋口八月十五迎轿灯,由福首组织做轿灯四五杠,供迎灯使用。轿灯又像花轿,但做法又像开善的车轮,也是由彩扎而成,只是不用轮子、不用真人扮戏,而是轿子里头点灯,利用灯光把彩扎的雕梁画栋映衬出来,外观非常华丽,由4个人抬着随行在队伍之中。

(三)节庆习俗

1、春节吉利

大年初一临晨,要按照黄历规定的时辰“开大门”,即燃放烟火和鞭炮,祈求“开门大吉”;早餐一般都吃素斋,饭后全家人备好香烛鞭炮,选择信奉的庵庙给菩萨拜年,一路见面互道新年好、恭喜发财等吉利话语。初一亲戚朋友之间不拜年,一般参加官办的团拜活动或文娱活动。原弋口、梅口等地盛行初一“吃喜酒”习俗,即上年有喜事的人家都会主动温酒、炒菜送到公祠里,祭祀祖宗后,分给村里老人们享用。

大年初二起,拜年活动开始。传统有“正月省亲”,即上年有归亲嫁女的,都在这一天请婿郎,并请正亲好友作陪,新婿郎上门要带冰糖、红包等礼物(寓意甜蜜、幸福),岳父岳母要回赠毛巾、粉干、豆子、加码红包(寓长久,有后、吉利之意)。走亲访友也是拜年的一项重要内容,老习惯走亲戚要带糖包、礼包等,亲戚家里会煮粉干、鸡鸭以及水酒招待,小孩吃不了的鸡鸭腿还要包回家,整个春节迎来送往,十分热闹。男人拜年会到元宵前,十六“开正”后,轮到女人走亲戚。

此外,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生日、二月初二是土地公生日,农家早晨都会备好五斋五果、香烛鞭炮来敬奉。

2、接春纳财

立春,为廿四农事节气之首,昭示冬去春来,万物复苏。泰宁人民历来重视这个日子,称之为“春财日”。春财日与大年初一一样,也得吃素讲吉利话。每家厅堂要贴大大的“春”字,下面贴红纸书写的“迎春接福”、“春到吾庐”、“福随春至”、“四季生财”等吉庆话语,厅堂前设置桌案,点燃香烛,摆上供果、酒茶之类。酒茶要斟满,意寓“春满”。还要摆上一个花瓶,插枝盛开的梅花;也有摆放冬笋、大蒜、青菜的盆栽,立春时辰一到,便到大门外点燃鞭炮,将“春”迎进香烟氤氲、烛光辉煌的厅堂上来。此时此刻,山城上下万炮齐鸣.响彻云霄。还有人拿起斧头将所有的板壁、庭柱敲打一通,寓意任意挂钉而不犯忌。

3、元宵闹灯

正月十五过元宵,泰宁又叫“过上元”。正月初五起就有闹灯习惯,但是上元是普遍的闹灯日子,不论城里还是乡村,不论是龙灯、桥灯、花灯、鱼灯还是小孩子的线香灯,都要竞相登场表演一番。家家门上挂红灯,小孩手上提着灯,人山人海看闹灯,故元宵节也称“灯节”。农村元宵节,除了跟过年一样大鱼大肉,多数人会煎烤糯米糍吃。过完上元节,过年就算结束了。俗话说:“食了煎巴糍,巴掌去层皮”、“食了上元糍,各人打想头”,该上工的上工,该外出的外出,逐渐恢复平日的生活状态。

4、庙会包糍

农历二月初四,是朱口、龙湖一带庙会的日子。旧时朱口这一天,太平、隆盛、崇德、福善、长寿、文明、忠义、兴贤八坊,各自迎祀坊里庙中的土地、妈祖等菩萨。每家每户都要出花灯跟随本坊菩萨游坊。八支迎神队伍汇聚朱口街巷,加上来朱口看灯的亲朋好友,真是人山人海,花灯如海人如潮。迎神结束,到庙里每盏灯有一份或半斤、或四两的粳米糍。这些粳米糍是上年有喜人家捐助的礼品。朱口、龙湖、许坊、官田一带,二月初四这一天,又是集中做暖菇包子、包糍的日子。这一天,家家有宾客,户户摆宴席,不分亲疏,哪怕是陌生人里的民夫走卒、街头乞丐和流浪汉等,都是客人。客人告辞时,主人家会以若干包糍相送,让其家人共同分享。

5、观音诞辰

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是观音菩萨的诞辰日。观音菩萨是泰宁人民家喻户晓的一位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佛菩萨,又是佛国诸多菩萨中仅有的几位女性菩萨之一,其受欢迎的程度堪比佛祖释迦牟尼。观音菩萨的生日,每年有三天,即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二月十九日是观音菩萨的诞辰日,六月十九日是观音菩萨出家修行的日子,而九月十九则是她坐化升天成为菩萨的纪念日。这三天都是佛教徒的斋戒日,但在民间却只把二月十九当作节日来过。二月正是春回大地、草木复苏的季节,田头的野菜刚刚萌出新芽,人们相邀采集一种名叫“暖菇”的野草,制成暖菇包,馅料或甜或咸,味道鲜美。这是在闽西北一带独有的风俗。

6、清明祭祖

清明是泰宁城乡民众极为重视的一个传统节日。清明的节庆活动有三项内容,一是宗庙祭祀,二是扫墓,三是新生人丁登谱。前两项内容都与祖先有关,即俗话说的“三月寻祖”。宗庙祭祀是一种以宗族为单位,在各自的祠堂中举行的集体祭祖活动。旧时城关地区祠堂甚多,据民国县志记载,有陈、江、涂、李、邹、梁、邱、卢、欧阳等十几座之多,祠堂的建筑是很恢宏气派的,大都是三厅九栋,斗拱重檐,占地面积也都在七八百甚至上千平方米以上。祠堂祭祀每年两次,一曰“春祭”,于清明日举行,一曰“秋祭”,时间是八月初一,其中以春祭最为隆重。宗庙祭祀由各宗姓族长主持。清明前一天,就要派人宰杀猪、牛、羊三牲醴品,打扫祠堂,擦洗祭器。醴品力求丰盛,祭器务必洁净。到了祭日清晨,合族60岁以上男子及有功名的人(民国以后改为小学毕业以上学历的人)都得梳洗整齐,早早来到祠堂门前恭候。然后按字派顺序鱼贯入祠,肃立两侧,在主祭人的指挥下依次向列祖列宗行三叩九拜礼,敬献祭酒及各种食品,最后诵读祭文,焚烧祭文、冥纸。祭祖仪式结束后,中午合族会餐,凡属该族裔孙,不分男女、不分老幼均可入席就餐,连出嫁的女儿也不例外。饭后按人头分发猪肉、糍果(名叫饮福,意为接受祖先的赐与)。饮福除每人领取一份之外,凡有功名顶戴(民国以后改为完成一定的学业)者或年过七十的老人还可以多领一份,以示尊老敬贤。宗庙祭祀的经费开支在“醮田”的地租收入中列支(醮田系宗族集体所有的田产,由族人按房轮流管理,轮流收租,其租谷收入就是专用于支付祠堂、祖坟的修缮和祭祀活动之费用的。旧时,泰宁醮田的数量很大,据1951年土地改革时统计,总数为9.51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47.2%)。

清明节的第二项活动是祭扫祖坟。凡宗族内的远祖坟茔,都在清明这—天由宗族的管事人分派族内青壮劳力分头祭扫。各户近亲的坟墓则由各户自行祭扫。扫墓的时间不限于清明这一日,自清明开始,到谷雨结束前的半个月内均可。扫墓时先将坟墓周围的杂草劈除干净,并在墓墩上培添新土,然后摆放供品,点香烛,放鞭炮,化纸钱,行跪拜礼,挂纸钱等。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杜鹃花开,也是踏青春游的好时机,扫墓结束后顺便采集山花回家,以寓吉祥。通过清明节对共同祖先的纪念,使那些平日因家长里短而叔侄不睦的人产生一种无言的羞愧,从而起到了敦亲睦族,维系宗族内部团结的作用。

上谱是凡上年族内出生的新生儿,也要在这一天将姓名、出生的月日时辰报告宗族的管事人,由管事人登记进—个名叫“余庆谱”的簿子上,作为下次续修族谱的资料。

除上述活动之外,旧时还有清明“义祭”的习俗,义祭每年春秋两祭,时间在清明和农历八月初一日的傍晚,地点在厉坛。厉坛的设置很简单,立一块刻有“义祭坛碑”的石碑即可。城关地区的祭坛有北门城门口,西门城门口及五里亭、东门梨咀角外等好几处。义祭按姓氏轮流值祭,(小姓则几个姓氏合起来值祭)义祭的对象是孤魂野鬼,仪式也就是摆供品,烧香化纸,打躬作揖而已。

7、端阳裹粽

端阳节在农历五月初五日,又称端午,本地人叫“午节”。泰宁城乡普遍有包粽子、悬蒲艾、挂香袋、饮雄黄酒、采五节茶等习俗。城区的每年端午期间还有赛龙舟活动。泰宁的粽子是四角菱形的,做法是用草木灰碱水将糯米浸泡发涨,用竹叶包裹起来再用棕丝缠扎。入锅煮熟后,色泽金黄,芬香扑鼻,而且能保存较长时间不霉变。讲究的人家还有在糯米中掺入红米豆、黑豇豆、花生或猪肉等料,如果吃粽子时再蘸上豆砂白糖,那就更为香甜爽口了。

家里有采集艾枝、葛叶和菖蒲叶扎成一束,悬挂门上的习俗,菖蒲叶束形同宝剑,据说可以驱邪。旧时联对云:“艾叶如旗招百福,菖蒲似剑斩千邪”,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雄黄酒用白酒冲雄黄调成,每人啜一小口而已,有人还用它在小孩的额头上写—个“王’’字。意思也在于避瘟驱邪。香袋是—种用各色布头、丝线缝制而成,中间还包上一个樟脑丸或蒜头的一种工艺品,让小孩悬挂于胸前,也能避邪。香袋色彩艳丽,样式繁多,有绣球、角黍以及小猴、小狗、小鸡等动物造型,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的工艺美术作品。

五节茶以在中午的午时采集为最佳,原由是端午节的节气是在午时。在采集时,把车前草、葛藤、金银花、凤尾草等中草药,甚至砒霜叶都可以入药,名叫“午节茶”,据说晒干后可以治百病。

龙舟竞渡是旧时气氛热烈、场景壮观的一项体育竞赛盛事。竞渡以“图”为单位编成参赛组。从每年的端午节开始,至农历六月初六结束。龙舟于四月廿八日下水,下水时要到河边各埠头点香烛、烧纸钱,举行一次简单的祭河神仪式。然后是对龙舟进行修理,划船队员下船试划热身等准备活动。到六月六日竞渡结束时,还得到河边埠头烧香烧纸钱,举行一次“谢神”仪式,感谢神灵庇佑,使本次比赛不出事故,胜利结束。比赛前后历时一个月,如果天不下雨,天天都要比赛一番。赛时,两岸人头攒动,锣鼓声、鼓劲呐喊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溪里扒船,急煞岸上人”的俗语皆出自于此。每图的群众都十分关心自己的胜负,当看到本图的龙船先出桥孔,立即点燃鞭炮,以示庆祝,还有人自动掏钱买好猪肉,站在南桥下等候,等本队获胜后,即将肉扔到船上,犒赏本图队员。龙船赛罢一个月后,才从水里抬上岸,卸下龙头,妥为保管,龙身抬到庙里存放,青龙抬到妈祖庙,黄龙抬到水南的定公庙。

8、六月晒阳

“数月数、晒狗牯”(六的方言音同“数”,与“牯”谐音)。说的是农历六月初六日这天给小孩洗澡,把小孩说成狗牯,包含希望孩子象小狗一样健壮、一样命贱好养的愿望,如同给孩子取乳名“奶狗”、“狗崽”之类的用意一样。这天给孩子洗澡水与平日不同,是用中草药熬成的,常用的中草药有蛤蟆藤、鱼腥草、金银花等几味,另放入—枚鸡蛋。水用于洗澡,鸡蛋给小孩吃。用中药材给小孩洗澡有强身健体、清凉皮肤、驱除暑气、防止生痱子、疖子等作用。这一天还有曝晒衣服、书籍、药材等习俗,防止生虫霉变。

9、七夕过桥

七夕即农历七月七日夜晚,城关地区有“乞巧”和过“七星桥”的习俗。传说七月七日夜晚是天上牛郎、织女在银河相会的日子,泰宁街上出售一种“乞巧饼”,实际上就是米粉糕,即将炒熟的米粉掺上白糖,拌匀后放入模具中压成,造型有和合二仙、大肚弥勒两种。晚饭时分,将“乞巧饼”摆在案桌上方,点燃香烛,儿童跪在案前背诵“乞巧文”,内容为“伏以,天上双星会,人间七星临,学童恭乞巧,愿祷赐聪明。XX年七月七日,学童XXX谨告”。背诵乞巧文后,乞巧仪式便告结束,整个过程相当简单,很适合儿童的特点。

过七星桥是中老年妇女的活动,传说七夕之夜过七星桥能够祛灾度厄,所以每年的这一天,都有四乡数百名妇女集中到县城。到了晚上,南门外的利涉桥中央,便摆放了一个插满线香的石制大香炉,数百名妇女每人手中拿着一串佛珠。围成一个大圈,边走边诵经文。这些妇女大多已经缠成小脚,每次都要走一个多时辰(约两三个小时),一个晚上走下来,人人腰酸背疼。过七星桥这天夜晚,桥上桥下站满围观的人群,桥北侧还排满了小吃摊点,有煮粉干、丸子、绿豆汤、发糕等等。这些小吃全是摊主为积阴德、消灾去祸施舍给行人的,因此全部免费供应,任人品尝。

七夕之夜还有一种类似扶乩的活动,称“请七姑娘娘”。“七姑娘娘”应为“戚姑娘娘”,因“七”、“戚”同音而讹。戚姑娘娘即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戚夫人与刘邦的原配夫人吕后不和,刘邦死后,吕后便逼她服下哑药,又挖去她的双眼,薰聋她的双耳,砍去她的四肢,扔到厕所里去,戚夫人死后被上天封为厕所神。方法是取竹篮—只,上面盖块黑布,由两位女孩子扶着,扶篮的女孩子口中念念有词:“戚姑娘娘戚姑星,初一十五点香灯。香灯点到哪里去,点到石宝山上去。石宝山上一包针,一包线,请你戚姑娘娘下来穿针线,穿得快,骑花马,穿得慢,是留人,上是玻璃瓦,下是砖铺地。……”稍待片刻,竹篮开始微微抖动,表示戚姑请到了。这时,人们便可以提出某个问题,如果竹篮点头,则表示肯定;如果竹篮晃动,则表示否定。由于竹篮只能表达是或非的判断,人们所提的问题也只能限于简单的是非有无等范围。这种活动信则有,不信则无,即象巫术迷信,又象一种游戏。

上青、新桥的一些地方至今仍保留有过“七星桥”的习俗。与昔日城关妇女大同小异,只是永兴村在白天,三南村在临晨12点。过“七星桥”的唱词为:“双手拨开风流路,双脚踏了七夕桥,木做栏杆石做桥,桥上是一路香,桥下是一路水,红灯蜡烛照金桥,桥头修好公,桥中修好子,桥尾修好孙……”

10、中元祭祖

中元节为七月十五日,俗称“月半”、“鬼节”,这一天家家都要举行祀典,追荐先祖的亡灵。中国是个讲究孝道的国度,“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为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人们不仅有赡养、孝敬健在父母、长辈的责任,还要定期祭祀崇拜死去的列祖列宗,以体现慎终追远、报本返始之情。对祖先的祭奠除清明节举行的墓祭、祠祭之外,到中元节还要进行一次家祭。中元家祭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一种祭祖仪式,地点在各家厅堂进行。泰宁城区家家厅堂都设有供祀神祭祖用的神龛,神龛奉三块神主牌位,中间一块最大,奉“天地君亲师位”和“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太上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位”,右边奉“福德土地正神”,除上述各家相同的神祇外,左边还有一块“X氏昭穆神主”,供奉的是各家独自的历代祖先。

民间认为:七月十五这天,各家祖先的亡魂都要回到家里与子孙团聚,所以家家都得举行隆重的祀典以示迎接。祀典分二次进行,一次在清晨。传说这一天,祖先的亡魂要到杨州去赶墟,于是家家都在天刚亮时便陈列好果馔供品,焚香点烛烧纸钱,让祖先早早用过早饭带上纸钱好赶路,到墟场抱一个男孩回来传宗接代。如果去迟了,男孩都让人抱光了,便只好捡个女孩回家。旧时重男轻女,于是家家都竞相提早开饭,唯恐迟于邻人。第二次祀典在傍晚进行,再次上供鸡鸭鱼肉等荤素菜肴,烧香点烛焚化纸钱,犒劳辛苦一天赶墟回来的列祖列宗。这天晚餐,饭桌上的菜肴也十分丰盛。上青一带人家“七月半”的晚餐,各家各户都会请姑姑、姐姐等女辈共进晚餐,据说姑姐们到娘家吃了“七月半”这顿晚饭,死后魂魄不会被娘家饲养的狗咬或猫赶。晚饭后,人们还要到街头巷尾插香点烛,烧纸钱,赠送冥钱给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受用。

11、中秋团圆

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泰宁城关人更讲究,流行吃中秋月饼。每年节前半个多月,城区的糕饼店铺便不失时机地生产出各式各样的月饼,推向市场。花色繁多,琳琅满目。人们竞相购买月饼,除自己吃一部分以外,更多的还是用于亲友间的相互馈赠,用以表达良好的祝愿之情。此外,还要杀猪,干鱼塘,准备—桌丰盛的晚宴。近年来,泰宁县还要举办中秋赏月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参与。

12、重阳敬老

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过去,重阳节在泰宁不太盛行。泰宁俗语“有钱过重阳,没钱烧火享(享:泰宁方言,烤火的意思)。”意思是重阳节是有钱人家过的节日,没钱的人家因为天气转凉,只能围在火炉旁烤烤火。重阳除了登高避祸消灾之外,还有步步高升的含意,“高”还有高寿的意思,所以人们认为“登高”可以长寿。旧时,城关也有士绅于重阳节登上“杉阳八景之—”的东门旗山亭聚饮赛诗之雅兴,小孩则制纸鸢在操场放风筝玩。1989年,国家将重阳节定为孝敬老人的老人节,家家都要准备大鱼大肉,少不了饱吃一餐。

13、立冬酿酒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由凉变寒的一个分界。立冬过后,农户开始用糯米酿酒,俗称“冬酒”。“冬酒”因在寒冷的气候中酿就,色泽清碧,酒味醇厚,久存耐藏。农户用新产的糯米酿酒,多者几斗米,七八坛、十来坛米酒,置阴凉处存放,以备过年和来年一整年饮用。到了立冬季节,农户稻谷收割完毕,称“完冬”,很多乡村会做糍粿、煮糯米饭、置酒菜、欢庆丰收,俗称“洗芒”。

14、冬至阳生

“冬至冬至,冬天到叻”。在冬至日这天,农村有做糯米糍(冬至糍)或搓丸子食用。也有的宰鸡鸭、买猪肉过节。冬至后,泰宁城乡多有吃狗肉的风俗,认为狗肉大补,于寒冷的冬至期间烹食,能起到抵御寒气的作用。古人有“冬至阳生”之说。冬至这天,被视为最适宜祭祀、祈福的黄道吉日。所以,大凡人家有搬运寿材、迁坟、做棺木、做寿衣之类的事情都爱选在这—天开工。

15灶公上天

城区民众颇为重视灶神。家家灶台的后墙上都端端正正地贴着—张灶神的神位,神位用红纸制作,上书“司命灶君神位”六字,两边还有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楣“一家之主”。由于灶台离不开水和柴,也有人将对联换成:“担柴童子,运水郎君”的。传说灶神是受天庭差遣,深入到人间每家每户,专门搜集人们“违法乱纪”行为的神明,到了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日夜晚,便要上天向玉帝汇报这家人的善恶行状。人们习惯在灶神启程之前,清扫厨房尘埃,打扫屋内外卫生。晚饭后,还要在灶台上摆放花生、瓜子、酥爪、麻丸、梅饼、麦芽糖等供品,点燃香烛鞭炮,恭恭敬敬送他上天,祈望他多说些甜言蜜语。灶神腊月廿三日夜晚上天,年三十下凡过年,又开始新一轮的监察监视活动。仪式过后,这些供品便是孩童们一年来难得的美味零食了。

16、欢喜过年

实际上是从除夕前到“开正”(正月十六)的整个过程都可称为过年。旧时,农村秋收结束后,就着手准备“过年柴”,上了十二月有的就宰猪、淹制“过年肉”,在外谋生的人陆续回家过年,腊月廿三“灶公上天”后即大扫除,“有钱冇钱,洗净过年”,农历二十五日过小年,家中未办完的事情抓紧办妥,着手清理来往债务,各家各户开始做“年豆腐”、做粿、做糍、蒸年糕。“三十眠日,四十样事”,年三十这天是最忙碌的一天,家家户户杀鸡宰鸭,忙着贴春联、挂年画,午后祭祀祖先等。首先把鸡鸭鱼肉提到土地庙、或阳公爷那里敬奉一番,再在祖厅敬神,点岁烛、燃线香、烧纸钱、放鞭炮。年糕、猪头、全鸡、全鸭、鱼、肉荤腥以及酒、茶等菜肴饮料摆满一桌,敬奉祖宗。然后才回锅煮来吃团圆饭。饭后,往灶堂里塞进一根大大的硬木干柴,掩埋火种,叫“温年兜”,寓意烟火延续。还要将一个大火盆搬进卧室,火盆中撒入一把盐巴,盐巴遇火哔剥作响,寓意“延(盐)子延(盐)孙”。接下来给小孩压岁钱,清理卫生后大人们坐下守岁,点亮灯,至天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多数人家以观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替代守岁。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