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风貌
来源:泰宁县政府 时间:2015-12-17 10:44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950年2月,泰宁彻底解放。县委、县政府迅速开展政治宣传,废止“保甲”制度和苛捐杂税,安定人心,恢复生产,开通集市。同时,保护和鼓励发展私营工商业,开展城乡物资交流,稳定物价。

1951年1月,泰宁县召开第一届党代会,决定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实行“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孤立地主,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路线。至12月,全县土地改革顺利完成。经过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全县共没收地主富农土地10718亩,房屋877间,耕牛35头,粮食49414公斤,农具2307件;征收族田、公田等110595亩。全县9948户贫雇农分得土地118586亩,房屋784间,耕牛35头,粮食42696公斤,农具2307件。广大农民分得土地后迸发出极大的生产热情,1952年,农业总产值达792万元、粮豆总产量达20551吨。

1952年1月开始,泰宁县自上而下地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3月,又开展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经过运动,纯洁了机关干部队伍,打击了商贸不法行为,巩固了国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地位,为泰宁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实行土地改革后,农村开始组织生产互助组,至1952年春,全县共有互助组1906个,参加农户9002户,其中常年互助组520个,入组农户4820户。1953年2月,泰宁县创办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三房厝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1955年5月,全县初级合作社发展到224个,入社农户6375户。1955年12月,在两个乡试办高级合作社,到1957年3月全县高级合作社已发展226个,入社农户11615户,占总户数的94.9%,全县基本实现农业合作化。至1957年,泰宁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以及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目标任务,使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私有制,在这一时期,全县经济建设纳入计划轨道,并取得重大进展。通过对粮食、油料、棉花、棉布实行统购统销,对稳定市场、保障供给起了积极作用。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1258.1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26.1万元、农业总产值1032万元,比1952年分别增长51.5%、4.9倍和30.3%;粮食总产量达25990.45吨,比1952年增长26.5%;5年造林155448亩,原木积材3.87万立方米,比1952年增长4.1倍;发电量3.35万千瓦时,比1952年增长1.9倍。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市场购销两旺。1957年,社会商品零售额为251.64万元,农副产品购进总值259.41万元,比1953年分别增长50.5%和47.7%。交通邮电明显好转,至1957年底县内已有公路96.5公里,有4个乡19个村可以通车;邮电业务总量3.97万元,农村电话线路长达142公里,邮路558公里,比1952年分别增长2.4倍、1.96倍和1.28倍。

1958年到1965年,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这一时期,泰宁县也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自然灾害和国民经济调整三个阶段。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盛行,三年自然灾害,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陷入经济困难境地。1961年春,县委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简称《十二条》)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简称《六十条》)以及《工业七十条》、《手工业三十五条》等,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产生的“五风”(即“共产”风、浮夸风、强迫命令风、生产瞎指挥风和干部特殊风),调整社队规模,纠正和解决了社队过大,公社对生产大队、生产队和社员管得过多过死,以及公社管理制度混乱等问题。压缩基建规模,调整工业生产结构。1965年,县委贯彻落实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总方针,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错误做法,使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国民经济逐步回升。1965年,工农业总产值1764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517万元、农业总产值1247万元,比1957年分别增长40.2%、1.29倍和20.8%;粮食总产量27665.6吨,比1957年增长6.4%。原木到材55263立方米,发电量59.26万千瓦时,比1957年分别增加16563立方米、55.41万千瓦时。

1966年,泰宁和全国一样卷入“文化大革命”内乱中。这十年又正处于第三、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国民经济受到很大影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长期停滞不前。但是在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努力下,排除干扰,坚持生产,将干扰与破坏减到最低程度,工农业生产有所发展。

1971年后,大办“五小”工业,加强“小三线”建设,省属电子企业——8470厂迁入泰宁,地属林业汽车保修厂在泰宁组建,县内相继办起合成氨厂、钾肥厂、石灰厂、调洋三级电站等工业企业,池潭电站大坝破土动工等,使工业生产获得一定发展。“文革”期间,因限制集体商业发展,不准个人经商,商品统得过多,市场管得太紧,使商业在经营与管理上陷入混乱,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连年下降。后经过全面整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逐年上升。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后,泰宁县委把拨乱反正与恢复和发展生产结合起来。一批在“文革”中遭受迫害的干部陆续得到平反,落实了政策,县委进一步发动群众,开展“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运动,加快工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发展。1978年工农业总产值达4985.9万元,创历史新高。其中全县工业企业达72个,总产值为1823.9万元。农业科技不断进步,双季稻、杂优稻得到普遍推广,耕作水平有所提高。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迅速增长,基本形成以泰宁城关为中心,连接闽赣两省和邻县以及乡村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公路里程达到640.5公里。邮政网络遍及全县各乡镇,实现乡镇有邮电所,村村有电话机,电信线路通向天南海北。文教、卫生和科技事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提高。尤其是1970年至1978年,国家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18亿元,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筑面积达17.87万平方米,城市面貌有较大改变。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果断地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错误思想,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1979年1月,泰宁县委传达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进行各项改革和建设工作。

泰宁县委、县政府紧跟形势,拨乱反正,举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召开全县性平反昭雪大会4次。至1980年底,全县对“文革”中出现的冤假错案、非正常死亡、错划右派、“四类分子”等错误行为做出全面平反和清理,不仅稳定了民心,也激发了全县人民投入经济建设的热情。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在北京召开,开始把中国带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的政治轨道。泰宁县委先后召开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党代会,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体制改革全面铺开。这一时期,全县以发展工农业为主,各项建设渐有起色。

农业方面:制定“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因地制宜、全面发展”的方针,坚持走“农、林、牧、副、渔”并举,“农副工”综合发展的道路。尤其在1980年,全县农村普遍推行联产计酬、包干到户的责任制,签定三年、五年不变的合同,解放农村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1986年,农村开始组织实施大规模的扶贫攻坚,相继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坚持植树造林,建立联营林场11个,完成人工造林8594公顷,并兴建了制材厂、伐木厂等林产品加工企业60多家。开放畜产品贸易市场,建立良种繁育基地,改良畜养品种,提高防疫密度,全县专业人员达48人。加强溪河、水库渔政管理,大力发展稻田养鱼等,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好路子。至1991年,全县农林牧副渔总产值1.76亿元,比1978年8000万元增长2.2倍。

工业方面:1980年以前,全县工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规模化经营的企业。改革开放后,号召“工业学大庆”,注重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县合成氨厂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后,年产量从1979年5000吨,提高到1983年的8400吨,1990年再扩大到年产2万吨的规模;县农械厂成功研制一系列新型联合碾米机,先后在香港及内地展出并获奖;县造纸厂试制箱板成功并大量生产,各项经济指标实现“两位数”“三同步”增长,跨入全省先进行列;县纺织器材厂生产的“宝塔纱管”质量获全省第一,下渠乡活性炭厂试产的特级针剂炭增补了国内空白等。1978年全县发电量仅444万度,自1980年池潭水电厂建成投产和1990年良浅水电厂开始发电以后,全县进入了农村电气化先进行列。1978年伐木7.9万立方米,主要生产方料、板料、箱板等木制产品,林业产值占据县域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至1991年,全县工业总产值9440万元,比1978年的675万元增长14倍。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讲话,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系统概括,提出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三个有利于”标准、发展是硬道理等一系列重大理论。这次南方谈话,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此后十年,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扬南方谈话的精神,带领全国人民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这一时期,也是泰宁稳步快速发展的时期,县委、县政府确定新时期经济发展目标,加大改革力度和深度,围绕农村奔小康、建新兴旅游城的奋斗目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主导产业,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县第七次党代会明确创建“新兴旅游城、文明小康县”的奋斗目标,县第八次党代会确立“兴旅游、创品牌、立支柱、增总量”的发展举措,把发展旅游放在首要位置,也将泰宁的经济社会发展带上一条康庄大道。

农村经济健步发展,主要体现在:一是科教兴农促发展。全县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先后引进四优系列、汕优系列等30多个组合,实行繁殖-制种-推广配套服务;大力改造低产田,仅“九五”期间就累计改造中低产田2.4万亩;调整农业结构,种植业与林牧渔业的比例逐年趋于合理,从1978年的比例77:14:8.8:0.35,调整至1999年的44.8:29.3:9.7:16.3;推广种植新技术,先后引进水稻垄畦栽、再生稻、早育稀植、抛栽等新技术,同时,广开多种经营路子,积极发展水果、食用菌生产,促进山区特色迅速发展。至1999年,全县农业生产总值36449万元,比1978年增长3.6倍,平均增幅比改革开放前30年快2.1个百分点;主要农副产品大幅增加,粮食总产量8.9万吨,肉类总产量5683吨,水产品总量9020吨。二是农民致富奔小康。全县按照省委、省政府“翻两番、奔小康、建新村”的战略决策,把扶贫攻坚与小康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农村经济得到持续高速发展。至1999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3016元,比1978年增长29.3倍;人均住房面积27.3平方米,人均衣着支出197元;全县有10个乡镇104个行政村22631户实现小康,涌现宽裕型小康户1239户。

工业经济突飞猛进,主要体现在:一是国有企业实力增强。这一阶段工业改革主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着力搞活国有经济,盘活国有资产,协调配套改革,使国有企业在嬗变中得到发展。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虽有下降,但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邮电、交通、能源、水电、林业等重点领域和关键领域,仍占有绝对优势。企业自主权不断扩大,芦峰化工集团、金湖机械公司、良浅电厂、宏达电业集团、金湖酒业有限公司等19家企业进行了试点改革,使企业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迈进一大步。至1999年,县国有控股工业实现产值2.59亿元,实现利润1916万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22倍、77倍。二是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全县按照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以“立支柱、创品牌”为目标,注重“调高、调大、调优、调外”,扬长避短,形成以化工建材(芦峰化工集团、华森化工公司、金湖炭素公司等)、电力工业(良浅电厂、宏达电业集团等)、林产加工(综合制材厂、伐木厂等)、矿产冶炼(金山矿业、高岭土厂、宏达硅业等)四大产业为龙头的工业结构。九五期间,全县工业产值增长中60%靠主导产业拉动。三是乡镇企业迅速崛起。改革开放以来,泰宁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成为壮大农村经济的强大力量,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至1999年,全县乡镇企业发展到4906家,从业人员达1.9万余人,企业总产值达12亿元,创利税2087万元。比较突出的有:下渠活性炭厂,1983年建成投产,年产活性炭1151吨产值518万元,是全县第一家百万元企业;福科泰联营化工厂,1985年10月建成投产,生产的白炭黑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上青精细高岭土厂,1987年11月建成,共开发10余种精细产品,获得国家“星火计划”金奖,省优秀新产品等多项大奖,成为全县最大的乡镇股份合作制企业。至199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3.75亿元,是1978年675万元的55.6倍。

第三产业异军突起,主要体现在:一是旅游发展方兴未艾。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国旅游业悄然兴起。泰宁抓住时机大力发展金湖旅游事业,强化宣传促销手段,每年投入数百万元用于包装宣传金湖,开展金湖旅游节、旅游专列、玫瑰婚典、专家研讨、记者采风、名人创作等一系列活动,泰宁旅游在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迅速提高。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先后开发金湖、上清溪、尚书第、猫儿山、状元岩五大景区,形成“湖、溪、山、府”的独特景观体系和三日游格局。1999年,全县接待游客72万余人次,旅游总收入1.26亿元,占全县GDP的9.7%;旅游从业人员3800多人,新建泰鑫、绿缘、尚书第、邮电公寓等中档宾馆饭店10多家,成立旅行社6家。二是商业贸易兴旺发达。改革开放后,泰宁贸易经济逐步形成了多成份、多渠道、少环节的商品流通体制,商贸、粮食、物资、医药、石油等商业网点星罗棋布,城乡市场繁荣活跃。1999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亿元,比1978年增长31倍,年均增长18%。三是金融保险蓬勃发展。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泰宁金融业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显著,至1999年,全县金融机构网点总数发展到51个,从业人员314人,各项存款余额5.6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58亿元。保险业1999年仍然只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共承担各类风险的标的价值达7.52亿元,赔付金额236.5万元。

固定资产投入加大,主要体现在:一是总量规模日益扩大。“六五”时期投资总量达到6464万元,其中县属投资4627万元,相当于改革开放前历史投资的总和。进入90年代后,泰宁经济调整发展,“八五”时期完成投资5.44亿元,“九五”时期前4年投资总量依然保持较大规模,共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38亿元,其中1999年达到2.84亿元,是1978年的10倍。二是重点建设成就显著。池潭水电站、良浅电厂相继建成运行,至1999年,全县水电装机容量17.5万千瓦,年发电量近10亿千瓦时;公路网络启动“先行工程”,铺设修建泰宁--将乐9公里水泥路、乡间柏油路及旅游路等。三是经济社会效益明显。据统计,1952年至1999年,全县累计完成固定投资19.23亿元,年均增长23.24%,支持完成工业企业1798家、各类水库36座、公路通车792公里、校园建设31.52万平方米、广播电视覆盖96%以上。

(三)新世纪新飞跃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相继召开,泰宁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紧跟时代步伐,抢抓发展机遇,调整经济结构,致力体制改革,取得了累累硕果。县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立足大金湖、对接京福线、崛起闽西北、建设新泰宁”的发展战略,县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建设海峡西岸“四县”(一流实力的旅游县、独具魅力的文化县、最佳人居的生态县、和谐发展的小康县)的发展定位,县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高昂龙头、跨越发展,打造“中国旅游主导型县域经济样板区、世界级丹霞旅游目的地和国际安养休闲小城”目标,使泰宁发展的蓝图更加清晰。经过历届班子的不懈努力,泰宁经济社会发生深刻的变化,进入到一个重要的快速的发展阶段。2013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5亿元,比1999年的12.99亿元增长5.35倍,经济结构更加优化。

旅游事业蓬勃发展。自1980年4月22日一号客轮首次在金湖航行后,泰宁发展旅游事业拉开序幕。经过历届班子“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不懈努力,新世纪以来,泰宁旅游发展又迎来一个新的春天,先后获得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地2个世界级品牌,和国家5A级旅游区、全国十佳魅力名镇、猫儿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尚书第建筑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地质公园、中国优秀旅游县、峨嵋峰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全国百个红色经典旅游景区、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梅林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县域旅游百强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自驾车旅游十大景区、中国最佳旅游品牌目的地等国家级旅游品牌17块。

泰宁自然风光钟灵毓秀,人文历史厚重深远,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青睐。新世纪以来,泰宁旅游事业取得跨越式的发展,全县已开发开放了金湖、上清溪、古城、寨下大峡谷、展示中心、猫儿山、状元岩、九龙潭、红石沟、李家岩十大景区及相关配套旅游项目。2001年启动金湖风洞低水位蓄水坝工程建设,打破制约金湖旅游发展的瓶颈。同时,注重打好革命苏区、老区旅游品牌,开发了红军街、红军总部、东方军司令部、芦峰山战场遗址等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并规划开发峨嵋峰、大洋嶂、红军崖等革命遗址游览区,形成独具一格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旅游要素愈加完善。至2013年,全县现有和在建的宾馆饭店近60家,其中在建五星级宾馆2家,开业准四星级3家,总床位8000余个,旅行社20余家,游船69艘,竹筏578条,旅游车辆座位500多个,购物商店300余家,娱乐场所32家,旅游设施总投入达30亿元。

在金湖开发初期,客源市场单一,多以周边地区和福州地区等短线市场为主,游客稀少,1986年接待游客仅2000人,旅游收入7.4万元。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县瞄准旅游目标市场,运用媒体造势、专题促销、贸易洽谈、宣传品印发等手段,相继拍摄由任达华代言的“真的汉子体验大金湖”广告,由马羚主持的金湖风光片,由彝人制造主唱的歌曲《深爱您泰宁》等电视宣传品,开展“相约大金湖”记者联谊会、书法名家笔会、摄影大奖赛、散文家写泰宁等名人名家采风活动,组织上海玫瑰婚典、“金湖潮涌大上海”、《金湖》邮票首发式暨首届中国·丹霞泰宁文化旅游节等系列专题,开发拓展了上海、江西、闽东南等客源市场。2009年以来,泰宁连续举办中国丹霞(泰宁)山地户外运动国际挑战赛,吸引海内外运动员及游客蜂拥而至,泰宁景区每年接待的游客达100万以上,2012年游客量达230万人次,突破历史纪录。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占全县GDP的1/3,旅游收入在农民纯收入构成中占1/4,旅游从业人员占全县总劳力的1/5。在巩固和开发国内主要客源市场的同时,近年来,泰宁又致力发展对台旅游,利用“两水”(泰宁大金湖—台湾日月潭)、“两园”(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台湾野柳地质公园)、“两人”(南宋状元邹应龙—慈航菩萨)的自然和人文优势,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有效提升泰宁在海峡旅游中的地位和作用。

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在旅游龙头的带动下,大量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涌入传统产业,带来一场思想观念和生产方式的大变革。新世纪以来,全县农业逐步实现由传统单一的种植结构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形成规模化、产业化、配套化、品牌化的特色农业。尤其是重点推动烟叶、雷公藤、淡水鱼、锥栗、茶叶等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建成了全国为数不多的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雷公藤种植培育加工基地、全省最大的淡水鱼养殖基地,全市最大的锥栗生产基地等,还有西凤禽业、益村菌业等一批农业企业落户泰宁。高优农业、设施农业、现代农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了很大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实现了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至2013年,全县拥有6家市级龙头企业,5个无公害产品基地认证,3个有机食品认证,农业总产值达20.2亿元,比1978年的1535万元、1999年的4.91亿元分别增长了131倍、4.11倍。

工业体制改革循序渐进。1978年,全县国有工业和集体工业产值分别占总量的86.3%和16.4%。改革开放初期,县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集体企业与个体私营者共同发展,至1999年,国有、集体、其他所有制比例关系为22.2:20.6:57.2,国有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被彻底改变。新世纪以来,泰宁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成功举办了十届企业科技创新恳谈会,并通过聘请专家顾问,合作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建立完善了企业研发机构,极大增强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全县大胆突破传统机制体制的束缚,在全市率先全面完成县属企业改制,坚决淘汰落后工业,关停并转能耗大、污染重、效益低的企业,推动传统产品向高新、专用、无污染和高附加值方向发展。近年来,泰宁大手笔开发建设总面积8平方公里的丰岩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各4平方公里的大洋坪和朱口工业集中区,引进入驻汉堂制药、特色林产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余家,胜达化工、陶金峰新材料、金湖碳素公司获得了省高新技术企业称号,泰宁也获得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并创下了三明市首家福建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据统计,2013年全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2亿元,比1978年的675万元、1999年的3.75亿元分别增长了284倍、5.12倍。

城乡建设日益靓丽。泰宁城市建设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入一个高峰期,城区居民掀起了建房热。据统计,至1999年,城区共建公房面积59.54万平方米,开辟了38个新村23.10万平方米,均属砖混结构,并注重周围环境绿化、美化、香化。新世纪以来,泰宁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尤其是县第十次党代会提出“把城区当作景区建”,以城区三河六岸为主线,立足“显山露水见绿”特色,高标准、高品位推进城市景园建设;以尚书第古建筑群为中心,实施红军纪念园、古城开发等重点项目,弘扬新徽派建筑风格,突显“粉墙、黛瓦、坡顶、翘角、马头墙”建筑特色。至2013年,泰宁城区面积从30年前的1平方公里扩增到6.3平方公里,城市街道从原有的3条主街扩增到40条街巷,单街长度从原最长的310米变为金湖路的十里长街。近几年,泰宁城市建设投资超过10亿元,建成了渥丹园、明霞园、琴水园、三涧园、香樟园、翠柳园等城市景园,以及状元街、松光花园、金乾水乡、金岁小区、文昌别墅区等高档住宅小区,引建了若九天五星级酒店、状元国际大酒店、松竹湾大酒店、泰宁大饭店、明珠大酒店、灵秀商城等旅游设施,还建成了全国县级最大的历史青铜雕塑群,功能品位在山区县城首屈一指,一个最佳的人居生态县已初具规模。

村镇建设在上世纪80-90年代得到重视,县委、县政府编制完善了《集镇总体规划》和《中心村建设规划》,实施村容村貌整治改造和 “示范村” 建设,至1999年,全县建新村71个,建设住房面积209.86万平方米。新世纪以来,全县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依托党建城乡“联建共创”和“五双工程”等活动载体,创造性地推出了“六手联弹”、“三位一体”的“6+3”新模式。2006年至2013年,全县财政每年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500余万元,带动部门、企业、农民每年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重点抓好高速公路连接线和城区至金湖、上清溪、寨下大峡谷“四条示范带”建设,凸显了渔村水际、鹭祥南会、农庄音山、养生崇际、耕读李家岩这“五朵金花”,培育了一批村庄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新农村。

社会事业长足发展,教育事业:1980年全县有完中2所,附设初中10所。1981年和1984年,分别创办林业职业中学和农业职业中学;1986年,实验幼儿园与实验小学分开独立成校;1990年,二中高中部停止招生,农业中学撤销高中部改名第三中学;1997年,各学区初中与小学分开独设等。30年来,教育事业倾入全县的大半财力,入学率从改革开放初期的60%增至现在的100%,高考连续8年本科万人上线率名列全市前茅,上本科线人数共3700人,泰宁一中通过省“一级达标高中”验收,“双高普九”通过全国评比和验收,获全国教育“两基”先进县。

文体事业:县文化馆1998年建成7层新楼,馆内设施齐全,每年举办文艺培训班6期、群众文艺活动30场次、文艺展览6次以上,1991年被评为省一级达标馆,1993年获部颁标准文化馆称号,2004年被部颁首批“一级文化馆”称号。县图书馆于1997年建成新楼,拥有各类藏书5万余册,年借阅量达9.5万人次,1994年获部颁三级图书馆,1995年获全省先进图书馆,2005年被命名为“国家二级图书馆”。梅林戏自1960年组团以来,共收集记录老戏本300多个,上演传统剧目140多个,创作演出古装戏57个现代戏81个,1992年文化部授予“天下第一团”殊荣;体育事业不断完善设施,田径场、篮球场等场馆逐渐规范增多,少体校自1973年创办以来,为国家队输送运动员2名,省队16名,市队数十名,1992年,我县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县,1999年又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新世纪以来,全县文化体育事业继续围绕主旋律健康发展,特别是结合旅游开展文化活动,出现了群众文化百花齐放,上青桥灯、大田蚯蚓灯、朱口花灯、东坑鱼子灯等尽情飞舞,书画展、摄影展、民俗文化展等缤纷呈现的盛世景象,梅林戏和大源傩舞分别获得全国、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市民的文明素质全面提高。

卫生事业:1983年成立县中医院,1984年成立妇幼保健所,至1999年,全县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64所,其中县级医疗机构5所、乡镇卫生院11所,村组卫生所112所,企事业单位卫生所22所,个体诊所15所,县、乡、村三级网络基本完善。新世纪以来,全县卫生事业进一步完善机制,增设高科技医疗设施和手段,县医院和中医院硬件设施步入全市先进行列,县医院通过“二甲”医院评审;乡级卫生院即将全面完成改造升级,农村合作医疗在全省率先完成,被评为省级卫生城。

改革开放32年来,全县社会安定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被授予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称号。至2013年,泰宁的水、电、路、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已相当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农民人均收入分别从1978年的120元、103元增加到22706元、10078元,住房面积从1978年的人均8平方米增加到40平方米,县乡道路硬化达100%。随着福银高速公路和向莆快速铁路的开通建成,泰宁的区位优势日益显现。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泰宁打造“中国旅游主导型县域经济样板区、世界级丹霞旅游目的地和国际安养休闲小城”的信念更加坚定,步伐更加稳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